知行小酒馆

E24 专访陈鹏博士:最好的投资策略是在最糟糕的时候也拿得住的那种

  • 2021年10月22日
  • 5795
  • 64

🍁 欢迎来到知行小酒馆,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的生活。

今天,我们请到了有知有行的新朋友,陈鹏博士,来知行小酒馆做客。

陈博士的经历非常传奇。他在 90 年代初期赴美求学,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在金融行业工作的 25 年时间里,他担任过晨星(Morningstar)全球资产管理部的总裁,管理过上千亿美元的资产;他也曾是 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DFA) 的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合写过论文。

除了想要知道,一个毫无背景的华人是怎样成为美国顶级资管机构的高层管理者,让我们同样好奇的是,作为「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 年金融危机」等金融史上重大事件的亲历者,陈博士当时有怎样的感受?他观察到的景象又是如何?当然,可能我们的老听众还会关心一个问题:陈博士是怎样和我们有知有行走到了一起。

在这一期播客里,以上问题都得到了陈博士详尽的回答。另外,在未来,我们也会和陈鹏博士一起制作更深度的投资类播客节目,聊聊金融从业者鲜少对外谈起的趣事,敬请期待啦。

祝收听愉快!

有知有行 雨白

制作 / 有知有行
嘉宾 / 陈鹏博士
主持 / 雨白 一知羊
剪辑 / 小文

收听提示 🌟

02:44 有知有行该不该有粉色文化墙 & 粉色衬衫的故事

05:26 为什么员工体验对公司来说很重要?

08:48 金融界人士的两种日常作息

12:03 毕业求职时,陈博士寄出了 300+ 份简历

13:32 从中台职场人迅速晋升为管理者,陈博士总结的一句话经验

14:56 职场中的换位思考 = 培养自己思考「为什么」和「做什么」的能力

21:38 「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迪士尼,让所有人在与你交往的时候,都能够收获一个充满惊喜的(magical)体验」

23:02 金融除了是赚钱的工具,更是一门严谨的应用科学

24:31 在业界取得了这么多好成绩之后,陈博士在这个阶段想实现些什么?

31:06 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美国金融行业是怎样的光景?

32:38 早期互联网发展的顶峰时期,陈博士的同期同事都走光了?!

35:52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启示:模型并不等同于真实,对市场要有敬畏心

41:52 金融危机背景下,晨星的客户是什么反应?

44:14 一次有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场的会议 & 一封哈里·马科维茨用打字机写的信

49:08 「出国把我所有的斗志都激发出来了,不努力真的会死」

52:10 从陈博士的飞书签名「与令人愉悦的人一起工作(working with enjoyable people)」聊到让工作事半功倍的秘诀

*注:
27:31 提到的「这个数据」指的是杰里米·西格尔教授在《长线投资法宝》中提到的美国金融大类资产表现(1802~2012),一般来说,美国金融市场的数据 1926 年以后的质量更好,这是因为 1926 年以后的数据由证券领域极具权威的「芝加哥大学的证券价格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简称 CRSP)」提供。在一众赞助人和学者的支持下,机构得以从过往的报刊中收集 1926 年往后的数据,这些数据也成为了业界很重要的参考。

原声摘录 ✍️

  1. 员工体验和客户体验都很重要。如果员工的体验不好,他不可能提供很好的服务给客户。

  2. Model is not reality.(模型并不等同于真实。)

  3. 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将近 30 年带给我最大的心得就是,人要想在各个方面做得好,不管你是前台还是后台,一定要了解团队,其次是洞察客户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换位思考「为什么(why)」和「做什么(what)」,而不是自己主观地去想怎么做。

  4. 找到适合自己发挥长处的土壤、一个允许你试错并且在你犯错的时候能拉你一把的环境,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往前突破了。

  5. The best investment strategy is the one you can stick with during difficult times. (最好的投资策略是你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拿得住的那一种。)

对话中提到的金融界人士 📝

大卫·布斯(David Booth)

德明信基金管理公司(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联合创始人,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尤金·法玛(Eugene Fama)

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代表学者,著有《助推》、《赢家的诅咒》、《「错误」的行为》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代表学者,提出了「前景理论」,著有《思考,快与慢》

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

199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创立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

延伸阅读 📚

投资第一课·第 2 讲:哪种投资方式的回报最高?


想法

发布想法
  • 孟岩

    也喜欢陈博士的飞书签名:working with enjoyable people 想到我非常喜欢的,也是巴菲特在股东信中不止一次地提到的那句话: 我们只愿意与喜欢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这不仅仅将我们获得好结果的机会最大化,同时可以给我们带来非同一般的美好时光。

    2021年10月22日
    104
  • 一知羊

    最喜欢陈博士说:找到适合自己发挥长处的小土壤、一个允许你试错并且在你犯错的时候能拉你一把的环境,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往前突破了。 现在想想我司就是陈博士说的那种小土壤,有充分的自由和试错空间,让所有人尝试哪个方向更适合自己。我犯错的时候,更资深的同事们第一反应一览:没关系放轻松、缓缓别着急、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干嘛我们想想怎么把事儿做好吧,等等。

    2021年10月23日
    51
  • 从容理财

    每期小酒馆上的酒菜都别具一格,享用后感到回味悠长,小酒馆大乾坤,论人生谈得失成败,尽在知行小酒馆。 小酒馆本期嘉宾陈博士差不多是我的同龄人,他的成就不知道甩我多少条街😂😂😂。他的老板,遇到的贵人相助,他偶然的运气咋就这么好,遇到了能够赏识自己的老板,知人善用,给你空间,给你试错机会,还不会责怪你,只会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包括他自己的勤奋、努力,以上这些和我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我是很普通很普通的平常人,相同的是我们都是爷们儿! 我非常珍惜现在的工作,珍惜我尊敬的老板,我的领导,人品特好,修养极高,我呢真的是极其幸运。大好时光,放手去干吧。 愿我们大家的未来稳稳的越来越好,利好有行!祝各位周末愉快!

    2021年10月22日
    26
  • 眼里有光的azure

    很喜欢那句「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迪士尼,让所有人在与你交往的时候,都能够收获一个充满惊喜的(magical)体验。」 我每天的三个感恩/成功日记,开头就用了一句有些类似的话—— 活成彼此生命中的礼物,来自许魏的歌词「希望自己是你生命中的礼物」。 @认识「有知有行」的465天。

    2021年10月23日
    25
  • Terence

    1、> 国外更多的教你是 why,what。你必须全方位地换位思考,能够通过同理心洞察出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甚至能够预判对方后面几步需要的东西。 稍微有点理工科背景的人都容易在工作中做到这一点。但真正不容易的地方在于,当你面对的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不是一个你擅长的问题、不是一个你喜欢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容易忽略这个方法。特别是,你要相处的人不是你所认同的、你所要做的事也并非出符合你的心意,但这件事又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时,我们容易忽略这个方法论,从而丧失在一件“坏事”上探索出价值的机会。 2、> 我们可能会过分关注美国市场,而没有静下心来去研究吃透其它的一些市场(如阿根廷)。 事实上不仅仅是金融市场,哪怕是是劳动市场我们往往也容易忽略异构性的存在。我们容易对他人不具充分样本点的研究指手画脚,却非常随意的用一个两个样本点去做自己的投资/事业决策。 例如,找工作时,我们往往经历了四五次面试后就会对当前市场的冷热程度下一个判断、就会对行业的趋势做一个判断,而完全忽略自己仅仅抓取了某个城市的还不到两位数的样本点。这样的样本基数根本无法指导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更加无法指导我们做智慧的押注。而在 take bet 这件事偷懒的下场就是:默许他人持续地压榨自己。 3、>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是小土壤而不是大环境,那个地方是不是能够给让你发挥长处,允许你犯错、在你犯错的时候能够拉你一把。 “大环境”和“小环境”要结合起来看,“大环境”的筛选是为了让筛选到优质的“小环境”的概率变得更高而存在的。“大环境”本身无法提供给你价值,它是作为辅助工具去帮助你筛选“小环境”。因为所谓的成长即是每日的修行,而「日课」是同“小环境”高度相关的变量。就像选择了好大学却选不到好专业、选到了大厂公司却选不到有前景的部门,其实对你的个人成长帮助甚微。 4、> 在最黑暗的时候能否坚持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例如没有全部地退出牌桌、都换为现金,而是坚持对一些良好资产的购买。 > > The best investment strategy is the one you can stick with during difficult times. Investment strategy 是一套系统性的部署,它不能因为阶段性的回撤而被打断。如果你承受不了低潮的冲击,其实就注定了你再多的事前谋划都是一场空。也即是,这是一项对你来讲「不可执行」的策略。 5、> 中国的发展很快,美国几百年发展起来的东西在中国几十年甚至几年就能够发展出来。 这是不是说,生活在中国的我们自己往往会忽略很多自己的优势,例如工程师人口红利等等生产要素,而这些正是时代的机会/红利? 6、> 中国的市场非常大,这意味着很多事情只有在中国才能做起来。一个很小的事情,但由于有市场的体量做支撑,就足以能够支撑起这个细分领域的发展和收益。 > > 「个人投资者投资」就已经不是细分的市场了,而是几乎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 > > 中国「财富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确实是一个非常长的山坡,找一个细分的地方用心做,慢慢把这个雪球滚起来。 结合「5」「6」可知,我们可能正处于时代/国家红利的中心而不自知。曾经看到「美国的各大公司因为某个方向的发展而收购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而感叹道,似乎只有国外有这样的土壤能够让小公司依靠某个细分领域而存活。 但显然,从陈鹏博士的视角来看,这样的机会在美国应该是更加稀少的,在中国才是能大放异彩的模式,因为中国有足够庞大的市场体量。而为什么会得出同陈鹏博士完全相反的结论呢?我想这同「2」的讨论是一样的,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几篇为数不多的媒体报道」来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做判断,而完全忽略稀少样本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本质来讲,感叹时代没有机会的人,还是因为这些人对机会、对创新、对押注探索这件事情本身没有多大性质。没有机会,或者说能够不顾统计偏差、不顾稀少样本而妄自下结论,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对于真想做成事、真的在商业战场上作战的人来讲,遍地都是机会、到处都是希望。 就像,对于懒于思考的韭菜们来讲,熊市就是天塌了、就是割肉离场下牌桌的接口。而对于真正勤于思考主宰自己命运的投资者来讲,熊市才是播种的季节、才是能够有机会接触到“白富美”的黄金时机(那些诱人的白富美可不会在牛市时正眼瞧你一眼),才是继续持有优质资产、拼死留在牌桌上的机会所在。 7、> 同 enjoyable 的 people 一起做事,绝对是事半功倍。 如果可以选择,一定选择 enjoyable people 来共事。如果不能选择,则按照「1」中的方式将对方作为 pattern recognition 的课题来研究。 8、> 拉出一个 schedule 的 list,然后一个个地划掉,基本上只会剩下两三个 item。 「价值排序」要建立在相对完整的 list 基础上。首先尽可能详尽地罗列你的 item,然后像 Steve Jobs 那样,按照「放弃什么同选择什么同样重要」的标准去一一划掉。对一个人来讲,真正重要的事情就那么两三个,如果还有多的,请用「死亡」这块生命的试金石再去叩问一下自己,到底什么才是对你真正重要的东西。

    2021年10月25日
    12
  • 熊有饭

    陈博士很坦诚,牛人也是普通人,鲁迅诚不欺我也。

    2021年10月23日
    12
  • 浅唱

    这期的小酒馆嘉宾很实在,没有很多“我觉得”,而是更多的“我找到”~~。

    2021年10月23日
    12
  • 小鹏同学

    这期小酒馆特别有启发,可惜手头没带纸笔可以记下来,先记在留言区吧。 首先是生活上的小习惯,及时的梳理总结很重要,做事之前先想好做哪些事,如何分配,做好时间规划。小巧小马就有这样一个时间规划本,过去几年发生的几乎所有大事小事都能在规划本中找到痕迹,很让人羡慕的状态。 其次是工作最好有一个可以滋养你的环境,enjoyable,小环境比大环境更重要,但这方面的话也看运气,自己能做到的是工作中多想多看,超出预期。 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一个投资策略遭遇了风浪拿不住,那就没有做到自洽,没想明白。如果不敢把大仓位放到船上,那么只看收益率也没有意义。 不可盲信模型,保持敬畏之心。

    2021年10月23日
    10
  • 耶吾

    还没看文章,但一看标题就总结的够够的,多少人在糟糕的时刻,就吓得离场了,能够坚持拿住的,往往少数

    2021年10月22日
    10
  • Chaojun

    1 每个人在平行世界都有另外一个自己,每次选择都是一次分叉口,于是有了无数个平行世界。 时代、机遇、努力和选择。 听过很多故事,都是坚持后获得硕果,不是不停的换,寻求一些短期最优解。 2 孟岩在团队内会沟通和描述未来的远景,陈博士加入的时候说,以他的经验看,有知有行是一家很棒的公司,以及未来会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从另外的角度告诉同事们,也告诉同路人,有知有行的方式值得信赖。 3 MODEL IS NOT REALITY 我们一方面在寻找规律、数据和模型,一方面要留有安全边际,不能完全相信。 数据、模型,过去的经验都是这样的。

    2021年10月25日
    9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

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