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专栏

拿什么样的钱投资,比选择哪个策略更重要

  • 2021年11月8日
  • 7320
  • 26

每周一,和你分享孟岩的思考。

十月底,上证指数走出了三连阴,全市场温度跌到了 12 度。有的投资者害怕地想卖出,有的却高兴地买买买。

同样的下跌,为何大家有不同的理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对这件事的认知。

类似的事情还有,你用来长期投资的钱是不是 5 年以上的闲钱?你在投资前是否已经预留了备用金和保险?

最终决定投资者收益的,除了投资策略的优劣,更重要的恰恰是——投资者拿什么样的钱在投资,你的认知能不能让你真的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

投资者的钱和认知该如何与投资策略匹配?孟岩的这篇文章分享给你。

祝开卷有知。

有知有行 仝仝

原文发表时间:2020 年 11 月 01 日

前一段和朋友聊天,说到「四笔钱」,我们有一个新的角度:「四笔钱」其实是给我们的投资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长期的结构

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收益最高,但有太多的因素让我们无法做到长期持有。认知和情绪当然是重要的两个方面,还有一个因素是「钱」的属性。

如果一笔钱能投资的时间很短,却放到股票市场中,其实是把它自己交给了随机性和运气。而如果家庭因为疾病或事故需要用钱,也可能会导致投资被迫中断。

四笔钱,其实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帮助我们把漏洞堵上,并且把各笔不同时间、不同用途的钱分开,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结构,更好地帮助我们长期持有。

但是,其实影响我们能否长期持有的钱的属性,还有很多。

比如说,这笔钱不能是杠杆,否则到期时间或者抵押物的价值减少会中断你的投资;

再比如,这笔钱背后的认知,是否认同和理解你在做的事情。我曾经写过我投资中国平安的经历,在那篇文章里,我没有写到的故事是,在我帮助我妈妈管理的账户中,我也买过中国平安这只股票。我妈妈是老股民,也有她自己股票账户的密码,因此她每天都会打开账户查看最新的资产。在 2012 ~ 2013 平安最惨的那两年,我甚至对回父母家吃饭产生了恐惧,因为我知道她又会问我为什么跌这么多、该怎么办。

同样的下跌,在我眼中是必要的过程甚至是能以更低价格购买的机遇,但在妈妈眼中却是账面大幅亏损带来的痛苦。因为这是她的钱,这样的压力会影响我的情绪甚至操作。

我的读者朋友里有个人投资者也有基金经理,我想大家都对我说的这些场景都很熟悉。

即使是你自己的钱,如果投资方式不被你的家人所理解,你依然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大跌本来就不舒服,如果饭桌上再被数落,甚至要求你卖出清仓……这样不但投资无法继续,连内心的安宁都失去了。

基金经理也是如此,如果你管的钱背后的认知只盯着收益率,就一定会在市场风格和你自己的投资理念不匹配时对你指手画脚,即使可以用锁定期锁定用户的操作,但这份压力还是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平静。

负债端比投资端更重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拿谁的钱、什么样的钱来投资,有时候比我们买哪个公司、选择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基金、跟投哪个投资策略,要更重要。

但这个问题,经常被忽视。

李录

最近的时间全被写作占满了,几乎没有时间看书,只能偶尔翻翻之前的读书笔记过过瘾。上周我翻到了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中的一段话,他是这么说的:

沃伦对幸福的定义是:我想要爱我的人是真心爱着我(People who I want to love me actually love me)。这就是他的定义,我觉得他这个定义很不错。用这种方法来组织生活,会让你在很长的时间里和别人都是一个共赢的关系,而且你会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看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地累进增长,然后看着这些知识又能够让你管理的资金慢慢地累进增长,让那些委托你的投资人能够有更多的财富来帮助别人。我们只给大学捐赠基金和慈善基金,还有那些用于慈善的家族的钱提供管理服务,基本上不是为了「让富人变得更富」去管钱——我们选客户很挑剔。这样我就觉得我们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你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组织人生的话,你会做得很坦然,也不着急,会在自己的步调上慢慢去生活。

今天,中国的投资者们对巴菲特芒格的研究已经很多了,无论是他们的投资哲学,商业洞察,甚至是用保险浮存金构成的低成本负债方式,这些对于 50 年投资奇迹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但我认为,有一个点,被我们大大低估了,就是他们致力于搭建一个长期结构,从而让自己处于一个平衡而平静的生活状态所付出的追求和努力

李录看到了这些,在这本书中,他多次提到这一点。

比如收费模式:

我们从来也不收管理费,而且我们前 6% 的回报也都是免费的。所以如果你取得指数基金的回报,在我们管理的基金这里你一分钱都不用付,在这之上你赚得的钱,超过指数投资的部分,大家都希望你能赚得更多。这点我们也是从巴菲特那里学来的,这就叫巴菲特公式(Buffett formula),是他早期的收费结构。这让我们生活得很平常,我可以到这里来和大家分享,我也没什么压力,这个也很重要。我们同事之间大家互相都很友爱,我们都非常的公开,没有任何敌意,我们跟所有人的关系都是共赢关系

比如投资理念:

投资首先帮助公司的市值更接近真实的内在价值,对公司是有帮助的。你不仅帮助公司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内在价值,而且,随着公司在 3.0 文明里不断增长,因为增长造成的公司内生价值的不断增长,你分得了公司价值的部分增长,同时为客户提供持续、可靠、安全的回报,你对客户提供的也是长期的东西。最后的结果帮助了经济,帮助了公司,帮助了个人,也在这个过程里面帮助了自己,这样你得到的回报是你应得的,大家也觉得你得到的是你应得的

李录 23 年来只管理一只基金,把自己的绝大多数钱也放到里面,加上他上面提到的投资理念和收费模式,这些其实都是在搭建一个长期、共赢、稳定的结构。

我前一段在《哪根金条是高尚的?》那篇文章里提到的他放弃做空 CDS 的例子。可能是我写得不够好,很多人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并没有评判做空 CDS 是否高尚,我想表达的是,无论是李录也好、DHH 也好,他们「放弃」的背后,其实有更高的追求,用李录的话说,就是一种「平常而平静」的生活方式。

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做出更好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我猜这才是他们内心定义「幸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伯克希尔的负债端

这让我想到 2018 年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时的感受,搭建这样长期结构的努力充满了这本书的字里行间。

伯克希尔不存在持有人的问题,因此其实负债端并不会对巴菲特的投资造成压力。但即使是股东,巴菲特依然坚持选择「合适的」股东。

不像很多公司希望自己公司的股价越高越好,巴菲特希望伯克希尔的股价最好贴近其内在价值。这意味着,同一时间段内,所有的股东将共同分享公司的经营结果(内在价值),而不是其它股东的愚蠢行为(股价波动)

他和芒格的很多选择都可以用这个目标来解释。

比如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召开股东大会,宣讲自己的经营理念;比如他们发行 B 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 A 股价格太高,而是因为市场上有一些模仿伯克希尔的基金可能会给股东造成伤害;比如他们永远不会为了阻止伯克希尔股价下跌而进行回购……

整本书他们反复提到伯克希尔的目标:让我们的股东在其持有期间利益最大化,我们也希望将一些股东从其他股东(即交易对手)那里获取利益的可能性最小化

这真挺震撼的。

能把股东利益摆在自己利益前面已经够稀少了,还想让股东之间互相「掏口袋」的行为降到最低……是他们很高尚吗?是,也不是。

减少波动

我想可以用《商界局外人》的作者威廉·桑代克的一句话解释这其中的原因:

最好把巴菲特看作是一个经理人、投资人或哲学家。他的首要目标就是减少波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众多打破常规的措施都具有这样的共同目标:选择最好的人和业务,减少因经理人、投资人或者是股东的剧烈变动带来的大量金融和人力成本。对巴菲特芒格来说,在选择与最好的人员和业务保持联系、避免不必要的变动当中,有着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逻辑。这不仅是一条通达出色经济收益的道路,也是一种更为平衡的生活方式。在他们所能够教导的众多经验中,这些长期关系所带来的能量也许是最值得重视的。

巴菲特选择自己的合伙人、选择自己的股东、选择自己投资公司的 CEO……他选择自己最热爱的事业,选择和最好的、喜欢的人一起长期工作,这样长期、稳定、共赢的结构,让他进入了一个超强的正向循环。

我想,这对我们也有启发。

在投资上,我们需要管理好自己的「负债端」,只有钱的「久期」和「认知」,能和我们的投资方式相匹配,才能大概率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也能收获一段平静和充实的旅程

另一方面,在工作和生活上,我们也需要管理好自己的「负债端」—— 选择做什么,和谁一起

引用巴菲特在致股东信里面的原话:

选择热爱的事情,与喜欢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这不仅仅将我们获得好结果的机会最大化,同时可以给我们带来非同一般的美好时光。

延伸阅读

投资第一课:怎样做好资产配置
李录:什么是投资的大道?

想法

发布想法
  • 丁丁的1977

    选择热爱的事情,与喜欢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这不仅仅将我们获得好结果的机会最大化,同时可以给我们带来非同一般的美好时光。

    2025年6月30日
    0
  • 王遗风

    “用什么钱投资,比选择什么策略更重要”,因为这会直接影响你的投资心态,如果是拿用不到的钱投资权益类,就会以轻松的心态穿越周期,涨跌都开心,从而减少冲动操作

    2023年11月9日
    0
  • QJun

    选择热爱的事情,与喜欢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

    2023年6月8日
    0
  • 大魔王

    选择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合作伙伴,是一种最好的做法!

    2022年4月28日
    0
  • ღ玫ღ子ღ

    越投资,越理解,生活的意义在于通过投资,去过自己理想的生活。 可是,话又说回来,理想的生活是什么? 并不是,自己一定要赚到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而是与一群尊敬又喜爱的人,一起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 啊啊啊啊,可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对于我来说都好难😭

    2022年1月25日
    0
  • mOco

    选择热爱的事情,与喜欢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这不仅仅将我们获得好结果的机会最大化,同时可以给我们带来非同一般的美好时光。 投资如此,工作如此,生活也该如此……

    2022年1月11日
    0
  • 鹿角🦄

    投资上选择好公司,投资之外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学习,一起共赢。

    2021年12月29日
    0
  • 步枫

    负债端比投资端更重要。 如果仅仅是对于自己而言,在负债端这一层面,钱的「久期」可以利用四笔钱这样的工具解决,钱的「认知」基本等同于投资的整体认知。 但是如果涉及到他人,这中间的「对齐」、「匹配」就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说为什么不要随意给他人投资建议,因为这仅仅解决了投资端的问题,负债端的问题是我们旁人完全不了解的。 构建一个长期、共赢、稳定的结构,管理好自己的负债端,可能比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选择怎么样的输出方式更重要。 整个输入端是在滋养着你的,和你是共赢,甚至是共生的关系,这种关系长久而稳定。有着这样的输入端,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可以更好的创造,舒展,放松,而不是执行,别扭,紧绷,一切平静而美好。 同时,我第一次这样审视投资的意义,帮助公司贴近自己的内在价值,让真正好的公司能够更好的融资,进一步创造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造福整个社会。公司的价值得到了世俗意义上的承认,公司的股东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回报,他们可以因为这些回报继续去做那些更喜欢的事,激发更多有趣的事情。每一个环节都是共赢的,应得的。 在这过程中,降低波动不单是为了所谓的持有体验,同时也是为了在同一时间段内,所有人共同分享公司的经营结果(内在价值),而不用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尽可能的减少这些无效的金融成本和人力成本,让所有人在同一时间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分享到创造价值的收益。

    2021年12月17日
    0
  • 步枫

    前方打胜仗,后方保平安

    2021年12月17日
    0
  • 大辉同学

    选择热爱的事情,与喜欢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这不仅仅将我们获得好结果的机会最大化,同时可以给我们带来非同一般的美好时光。

    2021年11月16日
    1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