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第四期「知行黑板报」。
最近很多新朋友加入「有知有行」,可能还对我们专栏不熟悉,再次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认为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但光有「知」是不够的,还要下场实操。尽管现在交易功能还没上线,但为了满足大家随时会有的投资需求,我们开启了这个栏目。
我们每周二都会和大家围绕活钱管理、稳健理财、长期投资、保险保障这四笔钱,聊聊市场,聊聊产品。
为了方便大家回顾,我们在文末附上了前几期「知行黑板报」的链接,供大家翻阅。
上周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变化不大,最新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是 1.71%。我们推荐的名单跟上期保持一致。
目前银行的活期理财产品与货币基金相比,在收益率上仍具有优势。例如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的活期理财板块里,可以随时申赎、T+0 到账的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在 2.7% 左右。
最近,我们有位同事在一家小银行,发现了一款收益很高的活期理财产品。考虑到目前货币基金收益比较低,于是决定将大部分活钱转入到这款活期理财产品里。确实,很多小银行吸引力不如大银行,经常会给出一些高收益的产品去招纳用户,希望用户去「薅羊毛」。
我们认为,对于活钱,要更多考虑其安全性和流动性。这类产品同质化高,收益差距也很小。再加上日常需要打理的零花钱在大家资产中占比很低。所以大家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去研究,在自己熟悉的平台上挑选业绩稳健的产品即可。
如果为了很小的收益率差距特地开多个账户,还去研究产品高收益能不能持续、会不会有风险等,性价比不高。
你们也这么觉得么?我们想听听大家的声音。
比如,在购买一些银行活期理财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发现:
收益高一些的产品经常没有额度。你会设闹钟去抢吗?
市场上的活期产品更新换代很快,你会特别在意某个平台的高收益产品而专门去开户吗?
你是否因此感到困扰?我们在想法区等你。
上周债市微跌,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下跌 0.06%。债市依然没有摆脱弱市行情。这波调整从 4 月 30 日开始,截止到 8 月 7 日,已经累计下跌了 1.99%。
很多用户可能会认为「跟股市比,这点跌幅不值一提。」但债市的特征与股市不同,要知道债券指数平均年化收益率在 5% 左右,最近 3 个多月下跌了 2%,已经算是很大的「熊市调整」了。
我们以「我要稳稳的幸福」为例,来看一下「固收+」产品的业绩表现。「我要稳稳的幸福」以债券类资产为主,少量配置股票类资产。虽然债市下跌,但依靠股市的良好表现,该产品在债市调整以来累计上涨 1.87%,表现依旧稳健。
上期有用户留言:「『我要稳稳的幸福』有六成混合基金仓位,股票仓位也不低啊?」
确实,从销售平台的组合页面上能看到,「我要稳稳的幸福」配置了四成多的债券型基金、不到六成的混合型基金。但混合型占比高不代表组合的股票仓位就高。
我们来普及一下基金类型是如何划分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对基金类型有明确规定:
(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为股票基金;
(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
(三)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为货币市场基金;
(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其他基金份额的,为基金中基金;
(五)投资于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或其他基金份额,并且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的比例不符合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规定的,为混合基金。
从上面的分类能够看出,混合基金的投资范围是很宽泛的。我们应该评估其实际投资的股票、债券的仓位情况,来看这个混合基金是偏债混合、偏股混合、平衡混合等等。
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穿透基金去看它的实际持仓呢?
可以查看销售平台上该基金的详细页面,一般都有持仓介绍;
可以查询该基金披露的定期报告(季报、半年报、年报),报告里面都有关于投资组合的详细数据介绍。
拿「我要稳稳的幸福」举例,穿透到基金的股票仓位、债券仓位,结合基金在组合中的占比情况,我们能够估算出组合最新的股票仓位为 12.06%,债券仓位是 81.93%,而不是大家以为的六成的股票仓位。
实际上,组合配置的混合型基金中大部分都是打新基金。这类打新基金采用「底仓+债券+打新」策略,主要配置的是债券,所以属于偏债混合的范畴。关于打新基金,我们日后再详细介绍。
其实,我们自己的投资账户也很有必要做一个类似「我要稳稳的幸福」仓位的分析。尤其当我们购买的基金数量和种类较多时,这种清晰的并穿透到底层的分析方法,有利于了解我们在当下的大类资产配置情况。毕竟,资产配置决定了我们大部分的收益。
上周股市整体上涨,宽基指数中,中证500上涨 1.66%,表现最好。上证50、沪深300 微涨 0.44%、0.27%。今年表现强势的创业板指出现回调,下跌 1.63%。
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里,国防军工一飞冲天,上周上涨 16.6%;其次是有色金属、汽车,分别上涨 6.01%、4.15%;而休闲服务、食品饮料、传媒下跌,排名垫底。
最近市场在 3300 点上方小幅震荡,股市温度变化较小。今天最新的股市温度是 46℃,可参考的 A 股仓位是 30%~40%。估值较低的仍旧是中证红利和中证500,估值百分位分别是 29% 和 41%。所以仓位和品种参考跟之前一样,没有变化。
上期的用户留言,大多是关于如何按照股市温度、参考仓位进行操作。例如:
「如果我有一笔钱,按照市场温度投入,是一笔买入 36%,还是通过周定投的方式分几个月买入呢?」
「长期投资的钱中,A股温度计给的参考仓位,如 8 月 4 日的 40%,应该怎么理解呢?分母是否包括活钱固收那 3 到 6 个月的工资,以及稳健投资的 3 年不动的钱?」
需要说明一下:
我们的参考仓位是针对长期投资
大家需要先把四笔钱分清楚,确定好自己有多少资金可以长期投资(至少持有 5 年以上),然后再参考我们的仓位。
虽然现在参考仓位中有很大一部分投资货币基金,看上去跟活钱管理的货币基金一样,但实际用途是不同的。活钱管理的货币基金是打理日常零花钱,而长期投资中的货币基金仓位是随时要准备加仓的。
如果日后市场出现大跌,股市温度降低,我们就会建议大家去把货币基金卖出,投入到股市中。
另外,我们也会对比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的性价比。现在债市还在调整,我们先放在货币基金中。如果日后觉得债券基金性价比更高,则会替代货币基金获取更高的收益。
参考仓位是针对当下有一笔新钱需要买入的情况,更适合一次性投资
如果你在当下有一笔新钱需要买入,可以直接按照参考仓位一次性买入,例如按照最新的参考仓位,买入 18% 的中证红利和 18% 的中证500,其余 64% 的仓位买入货币基金中。不需要按照周定投的方式分几个月买入。
保险这笔钱相对上面三笔钱来说,产品选择会更个性化一些。所以保险这笔钱呢,主要就以唠嗑为主,每期挑一个跟保险相关的话题跟大家聊一聊。
明明保险才是四笔钱里持有周期最长的,但我们发现,很多人可以一下子说出来自己买了什么基金,什么理财产品,却不记得自己买了什么类型的保险,有多少保额。
所以,这期要聊的是,如何管理好已有保障。
虽然我们都不希望真的出险,但既然买了,还是要保证万一要用时,别闹心。要想理赔顺利,除了投保之前的功课,投保之后的保单管理也不容忽视,不然很容易出现以下三个问题:
忘记续保。现在大家几乎都是不同险种分开投保的,一家老小保单多则十几张。如果不主动关注续保事项,很容易有遗漏的。
保障缺失。记得自己买了医疗险,理赔的时候才发现保额只有两万?重要的不是我们有一张保单,更重要的是关注保额有多少,保障责任如何。
未及时同步给家人。除了重大突发事故,保险公司可能会主动排查有无自己公司的客户,其他情况下,都是需要我们主动联系保险公司报案索赔的。买了保险,不仅要自己知道,还需要把保单信息同步给家人。
和其他物品一样,保单也要收纳整齐、码放清楚,考虑到现在很多产品都使用电子保单,用电子表格管理会更加实用。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整理,下方表格可以作为参考。整理完了,也别忘了发一份给家人。
第三期:关注费率,注重性价比
第二期:牛市走了吗?
第一期:有知亦有行,学知识也聊产品
活钱管理:打理零花钱,应对日常开支。一般建议保留 3~6 个月的工资。对于活钱,我们的投资原则是安全性高、随用随取、收益高于银行存款、少操心。
稳健理财:追求稳健增值,控制回撤。适合中短期(3 年以内)就要用到的钱,或者本身因为年龄、风险承受能力等偏好稳健产品的人。
长期投资:目标是通过长期投资, 获取经济增长的红利。主要投向股票市场,股票市场周期长、波动大,我们通过持有好的资产,控制买入成本,长期坚持,期望获得比其他三笔更高的收益。
保险保障:如果我们一生顺遂,有前三笔钱就足够了。但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意料之外的风险,打断我们原本设定好的计划。因此,拿出来一部分资金配置保险,为家庭财务铺好安全垫,是很有必要的。
四笔钱如何划分,需要结合个人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年龄阶段、风险承受能力等去划分。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声明》
打卡4。本期学到了几个重要问题。 1.活钱没必要浪费太多精力,选择最方便的方式管理即可。2稳健投资里面如何穿透去查询底层逻辑,如何做出资产配置并了解自己的亏损和收益。3参考仓位中间,如果市场热度是40左右,说控制在30-40,指的是每一期投资里面,要分出30-40到股权投资,另外70-60应该放到货币基金里面去等待。4保险赶紧形成清单,清楚保险责任并传递给家人。
实际上长钱账户已经把三笔钱分好比例了,不知道有没有理解错,2023年的今天,股票:债券:现金=59:21:20
2022/10/2打卡
在那个平台买
这个保险的表格真好,把自己的按照整理一份
我要稳稳的幸福,是哪个基金,在哪里买?
关键信息:穿透底层分析持有资产
一股脑儿看了有知有行的认知部分,以及黑板报部分,从去年7月的凭着感觉买基金,到现在的初步认识市场,敬畏市场,且慢和有知有行功不可没。在如此纷扰喧嚣的当代社会,还有这些真正为投资者学习投资,并以此实现投资者资产稳健增长为目的的良心平台太少了。感谢有知有行!
几个月后再重读一遍黑板报,结合这几个月的投资经历,又有了新的领悟😂
仓位太低了,子弹打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