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黑板报

44 黑板报计划产品页面上线了

  • 知行研究 · 2021年6月8日
  • 16861
  • 90

叮咚叮咚,新一期知行黑板报准时抵达,请查收。

本期要点:

长期投资

最近一周股市冲高回落。主要的宽基指数都出现了下跌,中证1000中证500跌幅较小,创业板指沪深300上证50跌幅更大一些,创业板指跌了 2.78%。

行业方面,跌多涨少,综合、通信、煤炭等指数小幅上涨,有色金属、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跌了 3% 以上,排名垫底。

个股方面的表现比指数好一些,涨跌数量一半一半,平均来看,还是上涨的。这表明最近一周中小盘股的表现要好于大盘股

最新股市温度是 21°,跟上期持平。具体指数方面,跟上期相比,我们关注的指数温度都出现了下跌,但幅度很小。

上周,我们依据市场情况,新开了一期黑板报计划。

为什么要新开呢?因为每个人的长期投资资金是不定期投入的,有可能是发了一笔年终奖,有可能是攒了一笔钱。随着我们收入的增长,后期投入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多。

大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突然有了一笔新钱、一笔积蓄,当下可以买点什么?日后市场情况变化了,又该如何调整,如何卖出?

相比于一直攥着现金,等着类似于 2018 年钻石坑的出现,我们还是期望大家能够尽早投资到市场里来,控制好仓位,享受经济增长的红利,毕竟钻石坑的机会不是那么容易碰到的。

黑板报期望帮助更多的人持续应对市场变化。

我们会根据当下的股市温度给出股票仓位,然后依据具体指数的温度给出品种和份数参考。投资理念是挑选好资产,低买高卖,分散配置。

配置之后,如果未来市场下跌,我们有机会买入,会进行发车操作。如果未来市场上涨,新入资金买不到这么高的仓位,或者买不了之前持仓的品种了,我们就会新开一期计划。经常看黑板报操作的用户对上述过程应该是很熟悉的。

帮助更多的人当然是好事,但带来的副作用是用户的理解成本提高了,对我们而言,用文字来说明的难度提升了。试想一下,随着时间的拉长,黑板报计划的期数会越来越多。

在现有资源约束下,为了能表达得更清楚点,我们抓紧上线了黑板报计划的产品页面,点击查看以下链接:

「黑板报 - 第1期」产品页面 >
「黑板报 - 第2期」产品页面 >

目前黑板报有 2 期计划,我们在每一期里会展示最新发车情况,新钱能不能买入这期产品,买入的话,具体买什么,以及这一期的历史业绩情况。

日后我们会针对这 2 期,分别进行发车和卖出操作。今天这两期产品都不发车。目前第一期已经不适合新钱买入,有新钱买入的话,可以看第 2 期的「新钱买入」板块。

如果你跟车的话,需要记清楚的是你跟的是哪期产品,每份金额是多少,尤其是跟了不止一期,那就更需要记清楚了。日后分别按照每一期的参考操作就行。

大家可以点开看看,欢迎给我们提建议,觉得哪里还需要改进,大家可以一起迭代。

稳健理财

上周股市、债市都呈现出弱势盘整的局面,稳健理财产品小幅收涨,「我要稳稳的幸福」和「兴全低波动小确幸」上周分别上涨 0.09% 和 0.04%,变化较小。

截止到昨天,这两个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分别是 2.49% 和 2.78%。今年已经过去了 5 个月,行情快过半了。获得这个收益,不知道大家感受如何。年初跟产品主理人沟通的时候,他们也表示,今年挺难做的,每年 6%~8% 的预期收益目标,估计今年能达到下限就不错了。

我们知道,资产价格是有周期性的,稳健如货币、债券,激进如股票、黄金、原油等,都是周期性运转的。对应到我们的产品上,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类似于稳健理财产品,由于以控制风险为目标,周期性波动相对小一点。我们要做好预期管理,从过往来看,大概率能达到目标,但也存在小概率达不到的局面。即便达到了,也存在大小年的情况。

前几期黑板报我们介绍过一些债券和债券基金的小知识,本期我们继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是反向关系。如果预期货币政策会很宽松,市场利率下行,那么债券价格是有上升空间的,利好债市。反之,央行要收紧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则对债市造成利空。

我们都听说过,股票的内在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实际上,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都等于投资者预期该资产未来可能获得现金流的现值。

是不是很难理解?我们设想一下,我们买股票也好,买债券也好,都要判断它们是不是有价值,都需要进行估值

估值的时候我们要考虑我们持有这个资产会有多少回报,产生哪些现金流。拿债券来说,我们借钱给别人,每年会有利息收入,到期对方会归还本金给我们。所以期满后的本金和定期的利息收入就是持有债券的未来的现金流

考虑了回报,我们还要考虑成本。由于这些现金流是未来分批获得的,我们放弃了当下使用的权利,所以在考虑内在价值时,我们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综合来看,一个固定利率债券的内在价值公式如下:

其中,V 表示其内在价值,C 表示每期支付的利息,M 表示面值(本金),r 表示市场利率,可看作我们的机会成本,n 表示债券到期时间。

看到公式会不会瑟瑟发抖,没关系,理解逻辑就行。通过上面的拆解,我们能看出,债券的定价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央行放水的程度,这会决定市场利率的高低;一方面是企业的还款能力,代表着是否能够还本付息。

央行放的水越多,市场利率(r)越低,债市容易上涨。另外,企业的还款能力越强,还本付息的确定性越高,债券的估值的确定性越强,债市越稳定。我们之前见到过企业的债券暴雷,这意味着持有该债券的人未来的现金流没法保证,那自然就不值钱了,自然就跌惨了。

未来现金流贴现的思维方式在投资中还是挺重要的,虽然很复杂,还是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

今天写完这段,隔壁编辑部妹妹哭着说:「太难了,真真的是债市入门,从入门到放弃啊」。所以,看不懂的,踏实买稳健理财产品也挺好的。

保险保障

前几天看到一个调查,有一个数据还挺有意思的。消费者在购买保险过程中容易退出的环节,其中「在线比较不同产品的过程中」占比 59.7%。

我是非常能够理解这种做法的,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喜欢货比三家的人,总是希望能挑出来一个完美的产品。但我也发现,在最后做决策的时候,往往是做了取舍的,或许因为预算,或许因为品牌,或许因为外观。

买保险呢,也是这样,完美的产品几乎是不存在的。

拿主流的百万医疗险来说,有的产品保障责任和理赔体验都还不错,但是因为公司牌照的限制,只能出一年期的产品,很多人会觉得不能保证续保心里不踏实。有的产品公司品牌大,产品也比较稳定,但是不保障外购药,很多人会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的产品前面两个缺点都没有,但是理赔审核时相对严格。

大家很想经过对比,选出一个完美的产品来投保,但遗憾的是,几乎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缺点,甚至每个险种都有自己保障不到的地方。

我们得接受,保险是有所保障,又有所缺失的。在保险之外的地方,也要多做准备,进一步为自己的家庭做好保障。

活钱管理

上周,活钱管理产品收益率依旧变化不大,货币基金最新平均 7 日年化收益率 2.1468%,银行活期理财平均 3.1% 左右。

不过,货币基金排名发生了一些变化:

因为近期表现较好,之前在继续持有池子里的长城收益宝A这次排名上来了,挤掉了南方天天利B。

从过往表现来看,长城收益宝A收益是要比博时合惠B和鹏华安盈宝波动大一些的,以前也经常看它在前三名里进进出出。但总体来看,中长期业绩还是有保障的。

另外,这次排名下去的南方天天利B,咱们依然可以继续持有,毕竟它的业绩还是排在全部货币基金的前 10%,业绩稳定性也较优,只是短期收益暂时落后。我们会继续跟踪,假如它的收益出现了大幅落后,一定会及时通知大家。

新用户请查看 黑板报答疑

想法

发布想法
  • RTHR
    置顶

    看到评论区几种想法我也想发点东西😂 1. 第一期第二期这种形式的安排是为新资金设置的,由于黑板报随时可投,是为了防止牛市中才进来的新资金买的太贵,所以只有在牛市中才会新开计划。 举个栗子:假设2500点时的资金可买80份股票,那么3600点肯定不能这么激进吧,于是2500到3600的过程可能会新开多期计划,各期新计划买的股票越来越少。 反过来,如果遇到2018年初到年末的熊市,那么之前好多期的黑板报计划会慢慢合并,最终可能就只剩1期。 2. “追加资金”的功能我个人感觉很难管理,因为追加资金太多可能会使原有资金的持仓不再合理。 150份计划允许追加资金,那是因为E大允许跟投者买不满E大的份额,但黑板报设定上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能买满份额减少偏离。 所以,对于新增的长钱,新开一个账户并独立管理是最清晰的办法。 3. 还有一种想法是定投版的黑板报长期计划,但有知有行已经有定投计划了,就是温度计页面的300+500。 低估值定投计划有两个尴尬问题: 一是很难做资产配置,毕竟每个人的首次开始时间都不一样,如果一味选择低估值品种可能导致部分跟投者的持仓堆积在某些品种上。 二是低估值定投容易陷入低估值陷阱,所以以前盈米好买的各种定投计划大多被打入冷宫了,现在盈米有了周周定投。 而且从回测来看,那些低估值定投的业绩和300+500比没什么优势啊。 像E大的S计划并不是无脑选择低估值品种定投,而是同样在根据已有持仓来做资产配置,但也正因如此,S计划不可能每月发车,同时很难控制后续跟投者的净值曲线。

    2021年6月9日
    27
  • 番薯不是甜土豆
    置顶

    不得不说黑板报分期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解决了长期投资中后续新入资金的去向问题~ 2、有效克服了人性当中等待和贪婪; 我自己就常常会落入这样的陷井,比如说之前已经跟随第一期黑板报配置好了中证红利、中证500等,尤其是中证红利,当初低点跟随买入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2%的浮盈了。如果现在就有一笔新加入的资金,在没有新开第二期黑板报的时候,我可能会选择等待,不敢继续买入中证红利和500,因为先前的持仓浮盈会让我主观地觉得最佳的买入时机已经过去。而殊不知翻看有知有行温度计,红利和500虽然相比之前上涨了很多,但至今都仍没有离开历史低估区间,仍然具有相当的安全垫。 个人认为新开第二期黑板报的建议能够更好地践行那句老话:低估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而且也能从策略上避免陷入人性的贪婪、等待。 长期投资中,我们的本金雪球肯定是越滚越大的,会不断有新资金加入进来。像黑板报这样,分期,化整为零,每一期都依据当前时间的温度计,尽快地把现金以一个优惠的价格兑换成资产,而不是持币等待;在市场不上不下的时候能提高我们的资金利用率。当然前提是新跟入的钱也要是四笔钱中长期用不上的钱~ 用E大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要看某个品种的浮盈比例,而更应该关注整个持仓的绝对收益。因为当本金小的时候多高的浮盈都意义不大。 最后,祝大家资产嘉玲!!!

    2021年6月10日
    13
  • setoff
    置顶

    感谢有知有行的用心良苦,真正的是为用户考虑。完全是好资产+好价格+资产配置的理念。两期黑板报的区别是第二期没有买入全指信息,我的理解是因为全指信息温度偏高,避免买在高位。相比其他平组合宣传说的全天候,任何时候都可以一次性投入,黑板报真的是良心的组合,真正是在提醒用户在买入好资产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估值的高低,避免组合中的每一个品种都买在估值偏高的位置,按照这种逻辑,在买入的这一刻真的就已经决定了未来卖出时的收益率一定不会差的,太赞了! 同时还有两个疑问: 1.在有行未上线之前,如果组合中的另外一个品种进入了估值偏高的区域,是不是就不能参考第二期的组合,而需要重新开一个新的组合了?(PS:按照这些资产的周期时间,和有知有行团队的努力,相信大概率是在有行上线之前就可以完美解决的) 2.按照黑板报的这些操作逻辑,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买入,有行如何能智能的一键跟投不同时间入场的组合,还没想明白?但也不用多去想,这些交给有知有行去考虑就好了,哈哈!每次看黑板报的内容也真的能感受到永靖姐姐在面对这么多用户不同的阅读理解,要尽量解释清楚真的是很累,真的很辛苦!期待有行的上线,一键跟投就能解决问题,也能减轻有知有行团队写文字的压力!

    2021年6月8日
    5
  • 一一是一一

    长钱投入的部分迭代的好棒了,也看得到资产收益了。 虽然可以去其他地方买,还是想在有行买。害怕你们赚不到钱。要双赢才行啊!

    2021年6月8日
    46
  • 欲速则不达

    我来唱一下反调。其实并不太赞同开两期黑板报的做法。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助理人也已经提到过了,就是认知和跟车的难度,将会以倍数数形式提升。尤其在没有自动跟车的功能的前提下。 现在比较两期黑板报的差别。看出就是全指信息能不能购买的问题。因为现在只能做建议购买建议,而不是强制跟车,我觉得之前给出的参考购买价格或者是温度,让跟车者自行决定是否跟车就可以了。毕竟黑板报现在并没有说是要有承诺的收益或者是风险。 等到可购买的标的基金与第1期黑板报有超过50%以上的区别的时候,再推出另一期黑板报。或者等黑板报有自己的基金组合购买功能,可以进行自动跟车,并需要承诺风险和收益的时候,开出单独的跟车计划。因为那时候加入计划对双方都是有责任和义务了。那时候可能就不叫黑板报计划。因为黑板报本身就是一个公布信息和让阅读者自行判断的媒介。 一点愚见,因为确实喜欢才提出写了这么长一段。如有偏颇,还望海涵。

    2021年6月8日
    21
  • 半夏

    看出了有知有行团队的用心,感谢。 我的一个想法:后面总会有新用户进来,不可能每次都再开一期黑板报吧。可不可以这样呢? 黑板报一期就是100份,这个包含了资产配置的概念在里面,每个品种都有仓位上限。 黑板报二期就是根据估值给出建议,建议现在还能上车的品种,给每月有结余资金的朋友做参考,跟定投类似,这个就不涉及资产配置,跟一期就不太一样。 现在的黑板报一期和二期好像没什么区别,只是入场时间不同,品种配置程度不同。

    2021年6月8日
    18
  • LY7

    两期黑板报产品页面可以固定在首页吗~链接在文章中不容易翻- -

    2021年6月8日
    11
  • sunbird

    我的建议是黑板报的投资建议不应该按第1,第2,第3这样的期数来滚动进行,可以考虑把黑板报的投资设置成两个系列,一个是长期投资,一个是定期投资。 长期的可以考虑两年或三年左右作为一个时间标准,每过一个时间周期就新开一个长期的投资计划,计划名称以时间序列命名,例如黑板报202106期。投资按计划的份数执行。 另一个定期的投资计划就命名为黑板报定期,根据市场情况以每个自然月为时间范围,择机选择当时可以投资的产品,作为一个长期但没有份额限制的投资计划,大家随时都可以上车进行资金的初步积累,既可以长期持有,也可以短期持有,灵活多样。 定投把资金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以后,可以参加下一期的长期投资。 这样长短结合的投资策略,会给更多的朋友提供投资机会和支持。

    2021年6月8日
    11
  • 世事相通

    我觉得这个分期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后会越来越乱,跟投交易起来会比较麻烦,是不是在原来计划上面增加可选增量资金追加,这样比较好?

    2021年6月8日
    11
  • 小易同学

    喜欢债市部分的硬核小知识分享😊

    2021年6月8日
    9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