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第 15 期知行黑板报准时送达。
本期要点:
活钱管理:什么样的理财产品适合「活钱管理」?
稳健理财:买入「我要稳稳的幸福」需要择时吗?
长期投资:好的主动基金可以定投吗?
保险保障:关注重疾险新定义
上周是月底,叠加企业缴税等因素,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短期市场利率上升,带动货币基金、银行活期理财收益率上行。最新的货币基金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 2.2955%,银行活期理财收益率 3.0% 左右,基本回到了今年年初的水平。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咨询「创新银行存款」相关的问题,包括能不能买、收益率怎样、属不属于国家存款保险范围等等。
其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首页最新上线的 「知识体系」 中有一篇 什么样的理财产品适合「活钱管理」? 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在全方面对比了货币基金、银行存款、银行活期理财等常见的活钱管理产品后,我们得出结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目前活钱管理最好的选择还是货币基金和银行活期理财。
顺便再给「知识体系」打个小广告,它凝结了我们和用户多年的学习和试错经验,为的是帮助大家在学习投资的路上减少试错成本,节省时间,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最后,为大家奉上近段时间货币基金表现筛选结果。其中,鹏华金元宝被南方收益宝B替代,但前者目前收益依旧靠前,如果之前有买入,仍然可以继续持有。
上周,债市继续上涨,股市弱势震荡,以「我要稳稳的幸福」为代表的「固收+」产品,上周迎来上涨。「我要稳稳的幸福」上周上涨 0.23%。
上期黑板报有用户@yang33 提问:
如果有一笔现金 30~50 万元,预计 2~3 年内要用,是否建议一次投到稳稳的幸福呢?
「我要稳稳的幸福」是一个严控风险的组合,从上图也能看出,它的走势相当平稳。跟大涨大跌的股市不一样,大家不需要择时去抓住一个好的入场机会,也不需要刻意把一笔钱拆散投入去分摊成本,大家要做的是尽早投入、尽早享受复利。
之前做过「我要稳稳的幸福」的历史回测,从历史来看,任意阶段买入持有 9 个月以内,还是有亏损的可能的。为了让大家有一个良好的收益预期和体验,建议大家至少持有 1 年以上。如果用户有一笔 2~3 年内要用到的钱,完全可以选择这个产品。
另外,「我要稳稳的幸福」是个绝对收益类的产品,期望每年能获得 6%~8% 的目标收益率。持有 1 年以上,获得目标收益率的可能性会很大。回看了一下「我要稳稳的幸福」每年的表现:2017 年上涨9.32%、2018 年上涨 5.52%、2019 年上涨 6.77%、2020 年至今上涨 6.08%,基本上达到了它的目标,大家需要做的是耐心持有。
股市上周先涨后跌,上周五跌的很惨,本周迎来回升。受此影响,最近一周主要的宽基指数都出现上涨,创业板指上涨 3.53%、沪深 300上涨 1.67%,表现不错。中证 500、上证 50 分别上涨 0.33%、0.41%,涨幅较小。
最近一周行业分化很严重,家用电器、汽车、休闲服务分别上涨 7.24%、6.35% 和 4.40%,而通信、纺织服装、交通运输分别下跌 2.64%、2.63% 和 1.96%,排名垫底。
股市温度为 31℃,跟上期相比,继续降低。具体指数温度也都继续回落,中证红利、中证 500 还处于低估区间,温度分别是 18℃ 和 27℃。其他指数整体温度很高,我们还需要慢慢等待。
根据最新股市温度,我们的参考仓位为 40%~50%。新入资金可以按照参考仓位进行配置。之前买过的老用户,如果你的持仓比最新参考仓位低,可以逐步加到最新参考仓位;如果你的持仓比最新参考仓位高,则不需要进行操作。
上图是我们的实际持仓情况,由于股市温度较低,我们本期加仓了中证 500 和中证红利,未来如果持续低迷,我们会逐步买到参考仓位的上限,期望用较低的成本逐步买到足够的筹码。
最近有用户询问关于什么时候可以定投的问题,我们之前在第十三期黑板报介绍过,大家可以参考股市温度情况来进行定投。股市温度低于 70℃ 就可以进行定投,低于 30℃ 可以加倍定投,这样可以更好的分摊成本,提高定投的收益率。
还有用户询问好的主动基金能不能定投。我们的理念是:好资产+好价格+长期持有。
定投只是资金投入的形式,利用股市温度进行定投是为了获得一个好价格,定投什么品种要考虑这个品种是不是好资产。长期持有就不用说了,买什么都需要坚持下去,才能享受经济增长的红利。
好的主动基金是不是好资产呢?当然是。主动基金是基金经理在全市场优选好公司,好的主动基金说明基金经理在中长期的优选能力还是不错的,能够在当前A股的市场环境下获得超额收益。所以,好的主动基金当然是好资产。
只不过,找到好的基金经理、好的主动基金,同时还要操心基金经理变更带来的产品替换等问题,是需要花费比指数基金更多心力的。这就要涉及到投资者的能力圈扩展以及想不想操心的问题。
大家在定投的时候会选择什么品种呢?对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大家有什么看法呢?留言区等大家。
在 第一期黑板报 我们就聊了关于重疾新规的事情,到了第十五期,它终于来了~
根据财联社新闻,重疾险新定义将于本周内发布。
最近一段时间,都没再有什么新的重疾产品出来,新规出来之后,预计才会有新的重疾产品陆续上线。我的观点依旧是,新老产品会有一个同时存在的阶段,不会一下子所有的产品都下架了,这也给了我们进行选择的时间。
但还是要提醒一下,如果你现在有购买重疾险的计划,别拖到最后关头才开始着急,投保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决定买保险,选好产品付完钱就到手了。健康告知、核保、保险公司可能要求的体检或者复查,这些都会拉长投保流程,最少要给自己预留出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第十四期:债券基金踩雷了,怎么看?
第十三期:买之前,先别着急剁手
第十二期:长钱的仓位是如何确定的?
第十一期:别急着休假,先来加个仓吧
第十期:股市温度下降,参考仓位有所提升
四笔钱如何划分,需要结合个人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年龄阶段、风险承受能力等去划分。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欢迎详细了解 四笔钱 。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声明》。
打卡。本次学习了活期理财选择理由。好的稳健类投资不用择时,长期投资的两个定投择时建议。
也正想有个疑问,有知有行推荐的组合,指数基金和E大的长赢有很多雷同,就是不知道收益熟高熟低呢,呵呵,愿意看看,时间来检验。
当前定投都是指数基金,基本就是按E大的思想,低估定投,目前很认同这个,也会一直做下去。 但是还是期望也能投资一些主动基金,毕竟,在震荡市的时候,基金经理的研究能帮忙避险增加额外收益。
选择主动基金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愿意托付金钱的管理人,这些管理人能够站在更专业的角度将自己的投资理念加以实现。当然我还需要时刻考察他们是否在不断探索真知,是否珍惜每一分投资者的钱以及是否知行合一。 选择宽基指数是相信国运,选择行业指数是相信赛道,这其中都离不开一个相对估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凭借温度计较为清晰的看出现在是'贵'还是'便宜'这个问题。 这两种投资没有优劣之分,区别只在于投资者看待他们的角度与方法。相信哪个就投哪个,就一定不会错。
支付宝上的稳稳幸福和且慢的有什么区别?哪个才是稳稳的幸福?
请问在哪能看到股市的温度呢?
在中国股市还非常不有效的前提下 投资主动基金长期看收益更高 找到穿越牛熊周期考验的主动基金经理 牢牢长期跟定,10年后收益大概率满意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 定投主动基金也是必须的 道理也很简单 如果你只有每个月的工资收入 你不定投又能怎么样呢?
定投了神奇公式,哈哈哈。小盘价值股,这两年变现不太好,但是估值真的低,ROE还高,风总会吹过来的吧。
指数基金E大值得信赖,主动基金二鸟老师值得信赖。
改版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