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投资ABC》。这是一档由有知有行出品的播客节目,每逢周一早上 8 点更新。
每一期,我们会用 20 分钟的时间,和常驻嘉宾陈鹏博士一起,为你讲清楚投资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帮助你快速掌握投资中那些绕不开的知识,打好基础。
今天是我们的第 4 期,主题是通货膨胀。下一期,我们更新的主题将是短期国债。
雨白
欢迎来到投资 ABC。前面三期我们讲清楚了投资里的 A 是什么,B 是什么,C 是什么,以及「A + B - C」这样的一个投资万能公式。这一期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一些比较具体的术语。首先,我们想从大家平时听得特别多的一个术语开始,那就是通货膨胀。平时,我们老是听别人说,尤其是,那些给我们兜售投资产品的人说:我们一定要跑赢通胀。那,通货膨胀究竟是什么呢?
陈鹏
通货膨胀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在整个经济中持续向上攀升的物品和服务的价格。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我强调一下:1)第一点,「在整个经济当中」。这个意思就是说,不能是一个物品或者一个服务的价格增长,而是整个经济当中的这些服务和商品的价格都在增长;
2)第二点,「持续上涨」。这个意思就是说,不是说它上涨一个季度就下来了。
雨白
也就是说,它其实主要是两点,一个是整体的价格上涨,另一个是持续的价格上涨。就像我们平时有时候看人抱怨说,比如说酒店涨价了,或者是吃的某一类食品涨价了,那个并不是属于我们广义上的通货膨胀,对不对?
陈鹏
对,就是单一的服务或者物品价格上涨了,并不代表就一定会有通货膨胀。
雨白
但是,我有的时候仔细想想跑赢通胀这句话,我会觉得有一件事儿很有意思,就是大家默认未来是一定会通胀的。
陈鹏
是的,因为从历史上来看,大部分时间是有通货膨胀的。那这个背后也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仔细看一下:什么造成了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是整体价格的上涨。当我们细看每一个商品和服务,它都有供需动态,对吧?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它价格一般会往下走;当供小于求,买的人多的时候,价格会上升。所以,它底层是这么一个供需的逻辑。
在这个逻辑之上,为什么大家会一直讲要跑赢通胀?因为从整个经济运行的角度考虑,比如,从央行、财政部等等,他一般是希望经济当中有一些微小的通货膨胀,这样会刺激大家去消费。因为如果有通货膨胀,大家就会知道,未来的价格会高,那我的钱就会贬值。如果我要去消费,能现在消费的,那我就现在消费了。因为我明天消费,我兜里的这个 100 块钱就买不了同样的东西了,所以说,它是刺激大家消费、刺激经济的小小的这么一个调节手段。
一般来讲,在经济的运行当中,央行和财政部这些机构都会希望经济里面有一些通货膨胀。那他们怎么去调节呢?他可以去通过几个方式:
1)一个就是,(调控)在经济系统里流通的钱。因为我们刚才讲了价格是供需决定的。需求实际上就是钱,大家手里钱多了,需求就多,价格可能就会上涨了;
2)另外一个就是,它可以通过利率去调整。实际上,利率就是货币的价格——简单理解就是,我如果不花这个钱,我放在银行里或者我投资在货币市场的基金里,大概能收到多少利息。央行通过调节利率,可以调节大家对当前商品的需求。
但我想说明的关键所在是,我们从历史上来看,确实会有一些通货膨胀。而这是基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政府和央行在经济系统中,会用他们能够控制的手段放入一些通货膨胀,刺激消费,刺激经济,这个对经济是有正面的好处的。
雨白
陈博士,你看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就是我们都知道,既然有通胀,那就有通缩。通胀的意思就是整体商品的价格会逐渐上涨,那如果商品的价格会逐渐上涨,明天会比今天贵,我们肯定会去囤积很多货物,我们就会去消费;但,如果是通缩,商品的价格是在往下走,那我的钱比较值钱,那大家就会囤积货币。
陈鹏
对,我们就不消费。是的,是这个道理。
雨白
如果我是一个政权的掌舵人,我肯定希望大家多消费。对,因为你消费了才会刺激整个经济的发展,然后,有人愿意去投产,愿意去生产,然后就循环起来了。
陈鹏
对,但又不能太高。因为太高的话,不确定性太高,老百姓可能就会囤积物资,尽量把钱花掉。这个东西其实对经济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反而把物价炒高了,真的需要这些物品的人反而买不到,这个对经济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太高也不行,太高就会引起经济当中很多不确定性,增大风险。
所以,在英文里描述通胀时,一般会在它前面加上一个叫「Modest」的词,也就是「温和的通胀」。
雨白
所以,通缩肯定是不行,因为大家都把钱放在自己的钱袋子里,不拿出来。但是,特别高的通胀也不行。那到底什么是一个合理的通胀区间呢?有没有大家公认的一个区间?
陈鹏
这个也挺有意思的。以美国的央行为例,拿它举例是因为美国经济是最大的,央行也是最有影响力。
在 2012 年的时候,它公开说通胀的目标是 2%,因为它认为这在经济里是最合适的。当然,回溯到一九二几年,有数据以来到现在的大约 100 年,甚至,包括过去 20 年、30 年,稍微长一些的期限,你可以看到,整体的通货膨胀率,在海外来讲,大概是在 3% 左右,所以说,央行控制得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在 2%、3%的都算是大家能够接受的对经济是一个正面影响的范围。
雨白
那通胀这个合理区间是怎么确定的呢?是很早之前,大家就意识到说这个范围是 OK 的,还是说这个对于通胀的理解也走过弯路什么的?
陈鹏
因为经济和金融投资一样,它是一个实践的科学,不是完全在实验室里能够控制的科学,有很多知识是在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通胀也是如此。在
美国和中国,都有几个重要的事件。比如说,在美国,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就是 70 年代石油危机,由于石油供给被掐断了,造成了能源价格整体上涨,很多其他东西都跟着上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美联储反应得是相对慢了一点。
雨白
因为那个时候推崇看不见的手,市场自主调节,对吧?
陈鹏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通胀来一点,稍微高一点可能也没问题,也是个好事。直到通胀走得比较高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要赶快去处理这个事情。这件事我们去年在《知行小酒馆》录沃尔克时刻的时候也提到过,是沃尔克就任之后把通胀给打下去的。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中国也发生过。比如说,90 年代末,当时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此前一直都是计划经济体制,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也是有很大计划经济的成分,当时叫「价格双轨制」。年纪大的可能听过这个词。这词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两套价格,一套是计划经济的,就是体制内的国有企业用的东西还是按计划经济的比较低的价格。那在外面的市场,用市场经济的价格。但,这两个价差逐渐变得越来越远了。当时,价格双轨制取消以后,涌现了大量的需求,但因为我们的生产还跟不上、供给端跟不上,所以就造成了价格大幅度上涨。
雨白
我记得我们在小酒馆这期节目有讲过,那个时候,春晚上的相声也在讲,大家去哄抢食品,因为大家都觉得明天可能要更贵了。那后来是怎样把这个问题解决的呢?
陈鹏
其实传统的手段就是减少货币供给,整个经济运行体当中的货币减少了,那需求端就减少了;另外一个动作就是提高利率。提高利率就是说,你现在的钱不是放在你手里贬值吗?那我把利率提高了,你存在银行里,明天你的钱不升值了吗?所以,你就不用那么担心。
雨白
虽然商品可能升值了,但是你的钱也升值了。
陈鹏
没错。
雨白
那通缩有没有一些比较有名的案例?
陈鹏
我们可以看,日本的 90 年代末到最近,它一直是处于一个通缩的状态。整体价格在下降,造成了日本的经济这 20 年都没有太增长。
雨白
其实,日本的历史,我觉得大家多少有一些了解,但是,我相信肯定很多人像我一样还是有疑问:这二十几年日本政府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肯定采取了很多的措施。那为什么这个通缩状态没有扭转回来?是他们不够努力,还是他们的判断出了错?
陈鹏
这个也很有意思,我们刚刚讲过,从历史上看,大部分的情况都是有一定通货膨胀。那一旦遇到了通缩,大家的应对的措施各方面都不是那么完美的。
像日本是 1998 年开始进入通缩的。到 2003 年的时候,它还在升息。那个时候,确实应该刺激经济,扩大货币供给,把通胀给拉回来。但因为日本当时的泡沫实在是太厉害了,大家就很怕又回到泡沫年代,所以说,日本的央行、财政部做了一些反向的操作,反而加剧了通缩。而且,这个通缩手段一旦实施,民众会有相应的期望。
雨白
对,就是下个月的 iPhone 比这个月便宜,那这个月大家肯定忍着不买。
陈鹏
肯定不买。那明年的 iPhone 更便宜,大家就更不买。这个期望值是很难反转的。
雨白
当大家的期望都往下走的时候,长期以往,它就会导致这个经济的萎缩。对的,对,日本政府再怎么刺激,可能都很难把它再拉起来了。
陈鹏
对,你一旦进入了通缩,就比较难再反转了。这也是我们从日本过去的 20 年历史中取得的一个教训。同样,一旦有高通胀的时候,也必须一开始很严肃地处理这个问题。
所以,比如说,我们 2022 年,因为俄乌战争和新冠,整个全世界的通胀都在往上走。这个时候,你就看到美联储出手很重,一年之内,把短期利率从 0.25 一直拉到了 5 以上。但他的主要的问题就是,盯住这个通胀,把它打下来。
雨白
明白。前面我们通胀举了两个例子,通缩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会发现说,其实,大家对于通缩和通胀的认知也是不断在实践中完善的。以及,虽然各国政府央行,理论上,有很多的工具和手段来调整,但是,如果真的到了高通胀或者高通缩的状态,那个时候,再进行一些刺激或者挽救,其实也是很难改变这个局势的。
陈鹏
对的,因为它是整个社会的一个期望值,不是说我把价格抬上来一点就好了,而是需要把大家的整个预期给改变。这个是很难的。
雨白
前面我们讲的都是一些偏宏观的事情。是我觉得听我们「投资 ABC」的这些听众更关心的是,不管是通胀还是通缩,我本人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应对?
陈鹏
一般来讲,我们需要面对的是通胀。「当通胀来的时候,或者通胀没来的时候,要怎么样去准备好」,实际上约等于,「我的资产和收入怎么样能够跟通胀挂钩」。
这样一来,当通胀来的时候,我的资产也能升值,我的工资也能升值。这样的话,价格升高了没关系,我的购买力没有下降。
雨白
对,因为其实面对通胀,我觉得我们普通人最害怕的是,比如,我们在新闻上看到南美国家一样,单纯的纸币不如用它来编个篮子值钱。包括,他们的股市其实涨了非常多倍,但一看他们的货币也贬值了很多倍。
陈鹏
对的,这种就是「恶性通货膨胀」。您刚才讲的拉美的一些例子,原来的一块钱,可能明年就是五毛钱了。那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大部分都跟当地的政策有关系。当政府收支已经完全失衡了,它又要保证能要花钱,又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就会大量印钞。
那当你大量地印钞,就会产生这种情况。一般有高通胀的时候,老百姓肯定都很不满,所以,这个政府也就很难再往前走下去了。
雨白
其实,我们能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不管是通胀还是通缩,想要避免它对我们的资产造成重要的影响,就得让我们的资产尽量能和通胀或者通缩的这个速度挂钩。货币涨的时候,你的资产价格也涨。
陈鹏
对。
雨白
那用这个道理我们再来看我们平时接触的这些投资类别,该怎么看呢?
陈鹏
我们从长期来看,银行存款和货币基金,基本上能够刚刚好跑赢通货膨胀。不论用美国还是中国的例子,都大概是这个情况。
比如说,我们从中国看,从 2007 年到 2022 年,大概 15 年期间,我们的通货膨胀每一年平均大概是 2.59。那我们的银行存款的利息或者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大概也就是 2.6 左右。所以说,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在经济运行比较好的一个国家里面,它会保证你至少在银行里存的钱(获得的利率)不会比通胀还低。这样就保证了老百姓不会心里很紧张,想着我是不是要囤货、我钱不能放在银行里。
所以,这个是第一点,银行的存款或者是货币基金,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行的比较好的一个国家里,应该能够跑赢通货膨胀,但不会跑赢太多。
陈鹏
那再看其他的,比如,债券。这个就有点意思了。因为债券它是给你一个固定的利息。那我们刚才讲了,去年美国的通货膨胀很高,那美联储的升息升得也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在它升息之前买了债券,那它升息以后或者通胀来了以后,你的债券实际上是贬值的。
因为债券我买的时候,是在买未来的本金和利息收入。但是,这些都是用今天的纸币来算的。当你通胀来的时候,这些就一样就会不太值钱了。所以,债券相对来讲,尤其是中长期债券,对通货膨胀的防御能力是稍微弱一些的。
但是,通缩的时候,它就可能会很好了。比如说,通货膨胀高的时候,你买到的这个债券是中长期债券。那在通货膨胀被打下来之后,那你就会赚钱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如果看有一些金融媒体,最近会介绍,尤其在介绍美国债券的时候,就是说美债现在可能是一个好的买入节点。
雨白
半年前他们也这么说。🌝
陈鹏
对,虽然咱们不一定能买在高点,但这个理念是这样的。
雨白
也就是我们不会预测未来的市场一定往哪个方向走,但是你也要构建一个防御风险的组合。
陈鹏
对,这个是债券。
陈鹏
那股票又不太一样,公司的营收减去所有成本,最后剩余的利润是给股票的回报,对吧?它是利润。那我们就可以考虑了:当通货膨胀来了,它的生产物资涨价了,比如说,租的厂房都涨价了,人工也跟着要涨价,因为大家要吃饭。那这样的话,它的利润就会降低。那么,一般的公司都可以去调整自己的产品的价格,虽然说它不会马上调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所以说,股票从长期来讲,其实他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陈鹏
这就是我们刚才讲三大类,货币、债券和股票。然后,我们再讲一讲其他的几种,比如说,大宗商品。大宗商品,历来对通胀是一个比较直接的保护。为什么呢?因为通胀来的时候,有很多都是通过商品的价格体现出来的。比如说,我们讲了 70 年代的原油,包括过去几年的一些商品价格。
雨白
比如说,豆粕。
陈鹏
对,这些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就是因为俄乌冲突。那通胀就反映在这个大宗商品的价格里了。所以,当我们投资大宗商品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地带来了一定的对通货膨胀的保护。
陈鹏
还有一些对通货膨胀保护稍微好一点的,比如说,黄金。
雨白
对,大家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遇事不决买黄金。
陈鹏
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如果我们考虑太多对通货膨胀的防御,比如说买入很多像黄金、货币基金、大宗商品等等,整体的收益可能就不会很好。因为当你的投资过分着眼于防御通胀的时候,实际上,这些生产物资并没有在经济中产生很多附加值。
比如说,黄金的收益完完全全就是从这个黄金价格的波动来的。黄金自己在经济很少产生别的价值,它的价格只是会持续浮动而已,所以说,在投资当中,我们也尽量要避免只盯着的通货膨胀。
雨白
其实,我还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这应该算是这两年网络上对于跑赢通胀这个投资目标的一个反思。
达到财务自由的一些人会有另外一种论调:平时我们天天说要跑赢通胀,其实是在说,你的被动投资的收益水平大致要超过 3%。但其实你在生活中会发现,你最需要的那些生活用品、食品的涨幅可能整体下来没有 3% 那么多。所以,我们不太需要那么担心通胀这个事情,不需要老是想着我要是跑不赢通胀怎么办,你就安安心心生活就好了。你怎么看这种论调?
陈鹏
因为您刚才提到了一些财产比较多的朋友,那 TA 的消费的习惯跟财富比较少的人他不太一样的。大家采购的物品和服务,也就是他们的菜篮子,不一样。菜篮子里面的东西不一样,它的价格的上涨也会不同。
雨白
受通胀通缩的影响不一样。
陈鹏
对,所以说,其实要是更细分的话,如果我们要真正做好财富管理,我们必须要看每个投资人自己的菜篮子里是什么,对他自己的具体影响是什么。有的商品自然而然就是会「膨胀」或是「通缩」。
您刚才讲这个越来越便宜,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摩尔定律」。以前买个电视机,我记得小时候可能几千上万,又大又黑。现在,一两千就能买到很不错的好电视,当科技赋能之后,生产得又快又好,它自然而然有个「通缩」。很多在科技领域的东西都是这样。但相反,比如说石油,我们知道它会越用越少,需求还一直在这里,所以说,石油的价格自然地就会往上走了。
雨白
那通胀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会有不一样的影响吗?
陈鹏
第一点,像我们刚才讲的,这还是由「菜篮子(我消费什么)」决定的。关于消费什么,年轻人跟老年人不太一样,比如说,老年人消费得偏多的是医疗,但是,医疗在全世界范围内,它的价格增长趋势会相对高一点,教育消费得少一点。
第二点,当我是老年人的时候,我们刚才讲了很重要的跑赢通胀的一个方式,是我未来的工资怎么增加。老年人已经没有什么工资了,只有攒下来的钱、退休金。所以,怎么样去管理这个退休金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但是,对一个年轻的投资人来讲,面对通胀的时候,他的工资能不能涨起来,比他的投资组合要关键得多。所以,老年人就要更关注他的投资里面是不是多投一些能够跑赢通胀的资产。年轻人可能在这方面就更轻松一点,更关注于他选的行业、未来的收入是否能够跟得上通货膨胀即可,而不是说百分之百关注他的投资组合。
雨白
所以,年轻人理应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放大自己人力资本,老年人就需要非常认真地打理你的金融资产。
雨白
今天这一期,其实我们的收获还是蛮多的:
第一个,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地产生的。这个是我们要认清的事实。
第二个,我们要认清究竟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是通缩,以及它们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且,调整通胀和通缩的手段和工具也不是万能的。
第三个,当我们了解了什么是通胀和通缩,我们再来看不同的投资类别,哪些是可以更好地抵御通胀,哪些能够更好地克服通缩。
最后,你的财富等级不同,你的年龄阶段不同,通胀和通缩对你的影响也不一样,你要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
总的来说,今天这一期我们就非常彻底地了解了一下通胀。下一期开始,我们会再谈一些更具体的资产类别,我们会从「短期债券」开始。
关于通货膨胀,我们的「有理有据」小分队创作了一篇图文并茂的硬核文章,欢迎点击这里查看哦~
陈鹏博士:陈鹏博士在 90 年代初期赴美求学,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在金融行业工作的 25 年时间里,他担任过晨星(Morningstar)全球资产管理部的总裁,管理过上千亿美元的资产;他也曾是 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DFA) 的亚太区首席执行官。
*编注:陈博士在《知行小酒馆》录的关于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那一期节目,我们认为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会喜欢,也欢迎收听哦~
对于这样一个强知识性的节目,我们编辑部和陈博士都投入了大量时间打磨,确保这些知识足够好懂,但是,要想让这些知识为你所用,一定离不开你的投入。
如果你觉得光是听一耳朵未必能掌握,那么非常欢迎你听完之后,在即刻、微博和小红书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和我们分享你的笔记,聊聊听完的感受。
我们每个月会选出 3 位幸运听友送出《投资第1课》实体书,并在节目中分享大家的优质想法。
当然,如果收听过程中有任何困惑,欢迎随时在节目的评论区和我们交流。听了觉得好,也别忘记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以及,订阅我们的节目哦。
制作 有知有行
嘉宾 陈鹏博士
主持 雨白
后期 柯霖
设计 港港 耳总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独立作出判断。详见《免责声明》。如转载引用,请遵守《转载声明》。
早上起床就看到投资ABC!今天讲通胀的话,下周会不会就来聊聊通缩的那些事?
「通货膨胀」 在「整个经济中」「持续上涨」的物品和服务的价格。 底层供需逻辑:供>需,价格下降;供<需,价格上涨。 随着经济发展,通货膨胀不可避免,经济中合理的通货膨胀(2%~3%),有利于刺激消费刺激经济,调整通胀通缩的手段不是万能的。 调节手段:1)发行货币/货币供给量,调控在经济系统中流通的钱;2)利率,调整“货币价格”。 通胀案例: 1)美国70年石油危机 2)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价格双轨制」取消 「通货紧缩」 商品价格往下走,不消费,囤货币。 期望值反转是很难的,一旦通缩要快、狠的拉回来。改变预期,很难。 通缩案例:日本90年代末至今 「个人应对通胀」 资产和收入与通胀挂钩,即使通胀,购买力也没有下降。 投资类别: 1)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刚刚好跑赢通货膨胀; 2)债券,固定利息,中长期债券对通胀防御能力弱,对通缩防御能力强。 3)股票,公司营收-成本=利润(股票回报),长期来看,抵御通货膨胀能力还不错。 4)大宗商品,历来对通胀有保护。 5)黄金,同上。 投资过多防御通货膨胀的资产(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大宗商品、黄金),整体收益可能不会很好。 「个人财务状况」 先看自己的菜篮子(消费)是什么。 老年人消费偏向于医疗,收入低,更关注投资里是不是要多投一些跑赢通胀的资产; 年轻人更关注所选行业、未来收入是否能跟上通货膨胀。
早八点更新,给摸鱼一点点理由
投到蓝牙音箱,一边吃一边听
请教一个问题,zf不允许商品房降价(举个例子:打9折,8折等),是否有希望保持通胀的原因?如果商品房全国降价,会有什么影响? 针对国家提倡的购买新能源车、以及油价不断上涨,除了环保问题,部分原因是引导消费者去淘汰/置换油车,去购买新能源车,促进消费,提高流动性,保持商品价格整体上涨的内驱力,也是为了完成通胀的经济目标???
房产在通货膨胀里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和房产本身价格及政府限购调控策略有些什么关系?
感觉中国经济打开了通缩通道,从相关部门的数据来看,今年银行存款同比增加了6600多亿,随着6月份的一次降息之后,第二波降息也即将开始,投资暴雷遍地,信用岌岌可危!现在要应对的是不是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
这app切出去后就不能听了吗?
这期说的货币基金刚好跑赢通胀,大概2.6,可是目前普遍看只有2左右诶😥
赚钱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