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黑板报

解答黑板报的常见问题

  • 有知有行 · 2020年12月22日
  • 19945
  • 67

叮咚~「知行黑板报」栏目已经上线 22 期啦,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为了解答大家在使用黑板报过程中的困惑,我们汇总了一些最常询问的问题,在此一并作答。

本期答疑包括「知行黑板报」、「活钱管理」、「稳健理财」、「长期投资」和「保险保障」五个部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阅读,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知行黑板报

问题 1:知行黑板报的作用是什么?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但光有「知」是不够的,还要下场实操,把手弄脏。

在「有知有行」中的「有行」,即交易功能还没上线前,为了满足大家随时会有的投资需求,我们上线了「知行黑板报」这个栏目。

这个栏目会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不限产品的销售平台,在全市场中挑选合适的产品,和大家一起在投资的过程中感受市场。每周二晚 8 点不见不散。

问题 2:交易什么时候上线?我该怎么交易?

尽管大家期待了很久,但很抱歉,交易上线还需要再等一等,我们仍旧在努力中。

虽然暂时不能在我们这边交易,但大家可以通过「知行黑板报」的投资参考去其他平台操作,毕竟投资要趁早。

至于选择哪个平台,这个事情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的是,只要平台有基金销售牌照就可以交易。

复杂的是,平台数量太多了,要挑选哪个呢?

建议大家先去选择头部的平台,头部平台用户量多、规模大、系统稳定、服务意识更好。

倒不是说中小平台没有做得好的,只不过中小平台的挑选难度太大了。

活钱管理

问题 1:每周推荐的货币基金名单可能不一样,我要跟着换吗?

我们每周提供的货币基金优选名单,是供大家的新增资金使用的。怎么买呢?没有必要每一只货币基金都选,大家平时活钱不多,而且有偏好的平台,从名单中挑选一只购买就行。

货币基金的收益有波动是很正常的。而我们在每次筛选货币基金时,只挑选前三名,所以每一期的筛选结果可能不同。

如果你之前买的不在这次的前三名中要不要更换呢?

考虑到在调换过程中,至少会损失 1 天的收益,所以在收益差距不大的时候,没有必要进行更换。我们认为,原有的货币基金收益还能排到同类前 10%,就可以不换。

为了让大家更省心,我们会对之前进入过筛选列表的货币基金进行追踪。一旦需要调换,就会及时通知大家。

问题 2:为什么xx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比推荐名单里的高,却没有入选?

挑选货币基金,不能只看货币基金最新的短期收益,还需要从业绩稳定性等其他维度考察。

七日年化收益率是指货币基金按照最近七天收益折合成的年收益率,只代表最近七天的表现。由于期限较短,所以容易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例如基金集中释放收益拉高短期业绩。

以下图为例,我们对比了某只收益不稳定的货币基金和鹏华安盈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尽管这只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偶尔能够超过鹏华安盈宝,但其收益波动很大,大部分时间的收益并不好。

问题 3:除了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为什么不推荐一些收益率更高的产品,比如「智能存款」?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看起来低风险、短期限、高收益的产品,但我们并不推荐。主要原因是其背后隐藏着流动性风险,以及其高收益能否持续存疑。比如,2020 年 12 月 15 日,工农中建交等六大行,就同时宣布停止「提前支取、靠档计息」规则的存款产品。如果在 2021 年后提前支取,将不能享受原有收益,而按照活期利率计息。

关于更多详细对比,可见:什么样的理财产品适合「活钱管理」>>

通过我们上面的介绍,我们会发现其实市场上的活钱管理产品的「原料」是类似的,比如货币基金和银行活期理财都是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而银行存款本身就是货币市场工具。

如果要提升收益,就必须做一些别人没有做的事情,比如期限错配、相互嵌套等方式,这也会带来额外的一些代价。对于金融产品来说,每一次约束规则的修订,可能都是惊心动魄的风险事件带来的。

并且,自《资管新规》实施以来,监管层一直致力于纠正金融市场中扭曲的风险定价现象。即使未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低风险、短期限、高收益的产品,这类产品也很难长期运转下去。

总结下来,在满足我们对活钱管理的安全性高的要求后,目前最好的选择还是货币基金和银行活期理财。

稳健理财

问题 1:为什么只推荐「我要稳稳的幸福」,有利益关系吗?还有其他产品可以选择吗?

这两年「固收+」的热度愈演愈烈,银行、基金等也在抢占这块儿市场。拿公募基金来说,今年发行了很多定位于「固收+」的偏债混合型产品。

机构重视用户想稳健理财的需求,本身是好事。但从严选产品角度来说,需要从策略理念、逻辑、调仓建议、费率、规模天花板、主理人责任心等很多角度去考察。

对于好的产品而言,是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的。仅仅表明策略有效是不够的,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市场检验。对于稳健理财来说,稳健是重点。我们需要重点考察主理人控制回撤的能力,尤其是看能不能经受市场大跌的压力测试。

相比成立时间较短的产品,「我要稳稳的幸福」从 2017 年运作到现在,快 4 年了,经受住了债市、股市的不断冲击,最大回撤只有 2.79%。

当然,随着「固收+」产品越来越多,我们严选的产品池也会增加,包括一些用户提过的兴全、二鸟、交银的其他产品,这些都在我们池子中。如果有符合我们严选标准的产品出现,我们也会及时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推荐你喜欢的产品给我们。

问题 2:买入「我要稳稳的幸福」需要择时吗?可以随时买吗?

购买「我要稳稳的幸福」不需要择时,只要这笔钱可投资 1~3 年,随时可以购买。

「我要稳稳的幸福」是一个严控风险的组合。跟大涨大跌的股市不一样,大家不需要择时去抓住一个好的入场机会,也不需要刻意把一笔钱拆散投入去分摊成本,大家要做的是尽早投入、尽早享受复利。

我们之前也做过「我要稳稳的幸福」的历史回测。从历史来看,任意阶段买入持有 9 个月以内,还是有亏损可能的。为了让大家有一个良好的收益预期和体验,建议大家至少持有 1 年以上。

问题 3:为什么不同平台上的「我要稳稳的幸福」略有不同?

「我要稳稳的幸福」自推出后,销量非常好,规模增长也很快。

规模大了以后,调仓、买卖等操作,有可能对其持有的单只基金造成冲击。针对这个问题,监管层设置了相应的比例限制。所以,「我要稳稳的幸福」在不同平台的持仓会有所差别。

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稳健的收益。虽然收益有所差别,但差别较小。大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平台进行购买。

问题 4:稳健理财能替代长期投资的现金吗?

可以。稳健理财主要适合三种场景:

1)投资期限不长(1~3 年),有明确的到期日期,例如 2 年后出去旅游,3 年后换车等等;
2)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稳健型投资者。事实上,很多人都给家里的老人购买了「我要稳稳的幸福」这类的产品;
3)在长期投资中,替代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中低风险产品。

所以,稳健理财可以替代长期投资中的现金。

在替代的过程中要面临随时赎回、去买其他基金的场景,需要格外注意稳健理财的亏损风险、到账时间、费率高低。

拿「我要稳稳的幸福」举例:

1)持有「我要稳稳的幸福」期限过短会有亏损风险。根据历史回测,持有 6 个月以内存在亏损的可能。所以保守点来看,我们都建议至少持有 1 年以上;

2)赎回「我要稳稳的幸福」,赎回款不是及时到账的,大家注意提前做好资金规划;

3)持有期过短时,赎回费率很高。

建议大家在自己账户中一直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仓位应对随时跟车,其余可以选择放在稳健理财里。当然,也要跟其他为了中短期目标购买的同样的产品进行隔离,把账目记清楚。

长期投资

「知行黑板报」里长期投资的参考主要针对一次性投资,定投参考在「知行温度计」的定投专区有展示。

一次性投资(知行黑板报)

问题 1:参考仓位是什么意思?怎么用?

黑板报的参考仓位是针对长期投资中,目前有一笔新钱需要买入的情况使用的,即针对一次性投资,而不是定投。

不构成对当下的投资建议,请阅读最新的黑板报

首先,大家需要先把四笔钱分清楚,确定好自己有多少资金可以进行长期投资(至少持有 5 年以上)。

在确定这笔钱可以进行长期投资后,将这笔钱平均分为 100 份,记住自己每份的金额。比如 20 万,一份就是 2000 元。然后,在我们最新黑板报中会给出一个参考比例与具体持仓,直接按照具体持仓买入即可。

在买入后,我们怎么知道后续该怎么操作呢?

很简单,在买入以后,继续关注黑板报,我们会给出每期最新操作。

如果你漏看了某几期黑板报,也可以直接参考新一期的具体持仓。假如你的持仓份数低于最新建议,可以逐步加仓;假如你的持仓份数高于最新建议,则不需要进行操作。

问题 2:我又有新的一笔钱想放到长期投资里,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只要假想之前并没有进行任何投资,这件事是不是变得很简单?

我们只需要把这笔新的钱,按照当期黑板报的持仓建议,直接买入就好。日后等交易上线,我们就会给出跟车信号、资产计算等功能,那时就便利多了。

问题 3:股市温度是怎么算的?为什么和其他平台的不一样?

很多用户关心我们的估值是如何计算的,其实每个平台由于指数估值的区间不同、估值指标选择不同、计算估值时采用的指数加权方式不同等,都会存在差异。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决定自己计算数据。

更详细的计算介绍,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和你聊聊「股市温度计」幕后的事 >>

另外,一味追求精确,其实没有必要。利用估值百分位来计算股市温度时,重要的是「模糊的正确」。温度计更像是北极星,可以指明方向,却无法精确定位。

问题 4:股市温度和长期投资的参考仓位是怎么对应的?

我们的仓位配置逻辑本质上是基于低温高仓位,高温低仓位这种逆向投资方式,将大家的买入成本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位置,避免追涨杀跌。

同时,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因此,我们会把波动率尽量控制在 15% 以内。波动率的约束会限制仓位的范围,所以,我们的股票仓位最高不会超过 88%。

基于以上的温度区间和最高仓位的设定,我们在可建仓的温度区域,根据每个温度档位进行相应调整。

以上就是我们的温度和相应仓位确定的方式。

问题 5:为什么目前xx指数的估值很低,却没有推荐买入?

大家都知道,「有知有行」推崇价值投资,什么是价值投资?投资人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中做了系统说明。其中有一段话,我们觉得很好。他认为价值投资是「以足够低的价格买入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并长期持有,通过公司本身内在价值的增长以及价格对价值的回归取得长期、良好、可靠的回报。」

这句话概括了我们长期投资策略的核心知识。低估很重要,但寻找自己能力圈内、长期好的资产更重要。

所以我们在挑选好资产时,会结合我们的能力圈,结合我们对各类资产的合理配置,而不是仅仅从估值这一个角度来衡量。

目前,我们关注的具体指数品种有: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全指信息中证养老中证消费全指医药创业板指中证红利

问题 6:指数基金是根据什么标准选出来的?为什么不推荐场内基金、增强型指数基金

目前,在长期投资的建议中,我们选择了适合大多数人的场外被动指数基金,主要考虑到的是基金规模、费率、基金公司管理实力、购买的便利程度等因素。

有些人想买场内基金,其实也是可以的,场内购买场外购买取决于你自己。

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想花费太多精力,场外购买更方便,尤其是定投,会更便利,简单设置一次,就会定期扣款购买,不用开立股票账户,不用经常面对市场涨跌带来的情绪干扰,有助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但如果你本身就偏好场内交易,能抵抗涨跌的考验,那么场内操作也是可以的,场内的交易费用会更低一些。

问题 7:长期投资会有更多种类资产的投资建议吗?比如港股、美股、商品等。

在研究过程中,毕竟每个市场、每个品种的投资门槛都挺高的,需要花费时间深入研究。

问题 8:我可以购买主动基金吗?

长期投资的理念是:好资产 + 好价格 + 长期持有。

好的主动基金是不是好资产呢?当然是。主动基金是基金经理在全市场优选好公司,好的主动基金说明基金经理在中长期的优选能力还是不错的,能够在当前A股的市场环境下获得超额收益。所以,好的主动基金当然是好资产。

只不过,找到好的基金经理、好的主动基金,是需要花费比指数基金更多心力的。同时,投资者在长期持有过程中,还要操心基金经理变更带来的产品替换等问题。这就要涉及到投资者的能力圈扩展问题以及想不想在这方面操心了。

问题 9:长期投资中基金的分红方式应该选择什么?

按照历史数据来看,A股的周期呈现一个牛短熊长的特征。所以,在长期投资中,大部分时间我们其实都在积累筹码,等待机会。假如进行现金分红的话,反而减少了我们在低位积累的筹码,所以我们应该选择红利再投资的分红方式。

定投参考(知行温度计)

我们在有知有行 App 首页的「温度计」,上线了定投专区。和黑板报里的长期投资建议一样,定投的建议也是根据「股市温度计」的温度给出的。

详细介绍,可以参见:
一份简单的定投策略 >>
关于「温度计」的答疑>>

保险保障

问题 1:暂时没那么多钱「一步到位」,从哪个险种开始配置比较好?

有人说,虽然知道保险很重要,也知道自己的保障还不完善,但现阶段还是希望能将更多资金用于投资增值,很难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一步到位」的配置保险。

这个问题可以从选择险种入手。

一说买保险,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重疾险,毕竟高昂的医疗费用让我们想想都头疼。

但其实重疾险的实际作用会跟我们的想象有一定偏差。首先,重疾险的每一个病种都有明确的定义,并不是得了我们认为的「大病」都可以理赔。其次,重疾险的理赔方式是一笔赔付相应的保额,这笔钱可能超出我们的治疗费用,也可能不够。

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重疾险的功能更侧重于覆盖罹患重疾期间的其他支出,补足收入上的缺口。

如果不想将太多钱花在保险上,医疗险和意外险就显得格外友好。

医疗险可以报销合理的治疗费用,意外险可以应对意外风险带来的支出。这两个险种的保费都不贵,几百块钱就可以将疾病风险、意外风险带来的支出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说不上完善,却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问题 2:保险的条款很多,很复杂,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系统地学习吗?

这个问题可以拆解为两部分:

1)保险的条款很多,很复杂;
2)保险条款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系统地学习吗?

先说第一部分,保险合同确实厚厚一本,但并不需要我们逐条理解吃透,关键是搞清楚哪些需要重点关注,哪些粗略了解就可以。其实,在保险合同的阅读指引中,已经标明哪些是需要重点阅读的。

以某医疗险举例,保险公司列出了「投保人拥有的重要权益」和「投保人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这两部分,相当于给我们划了重点。照着这个顺序去看,我们就能知道保险公司保障什么,不保障什么,投保和理赔需要我们做什么。其他的内容,我们大概了解就好。

​ 而且保险合同的结构是类似的,可以从感兴趣的险种开始,看懂了一个产品,其他产品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说第二部分,保险条款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系统地学习吗?

保险作为需要我们长期持有的产品,在投保前系统性地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保险知识与保险条款并不能划等号,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审视自身的需求,了解保险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如何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保险条款只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时间、精力有限,还是建议抓大放小,不用在条款上过于纠结。

问题 3:投保前该体检吗?

如果不是核保需要,不用为了投保特地去体检。

健康告知虽然重要,但它是针对目前以及既往身体情况的询问。所以,如果不涉及健康告知,是不需要特意去体检的。万一体检发现有异常,就有可能影响未来投保,那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涉及健康告知,线上投保和线下投保的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

线上投保要根据具体异常情况看是否自行复查,方便保险公司核保。之前遇到过有的人觉得一项一项去复查很麻烦,所以选择体检这种比较省事的方式。这种情况的话,了解清楚专项复查和全面体检的利弊,自己选择就好。

线下投保的话会更方便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直接开具体检项目清单,然后依据体检结果来进行核保。

所以,如果不是核保需要,不用为了投保特地去体检。如果打算投保,可以先延迟一下自己的体检计划。

以上就是本期黑板报答疑,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留言提问。

想法

发布想法
  • 坚定的追随

    有知有行推出的“有行”会有主动基金组合吗

    2020年12月22日
    27
  • 逆水行舟

    这篇答疑真棒!想到的没想到的,小伙伴们全都解释清楚了,这一回对于栏目更加知根知底了。 知行黑板报,一路一起走!

    2020年12月22日
    18
  • Jim

    留一笔钱等有行上线,因为信任

    2020年12月23日
    11
  • 牛牛牛

    模糊的正确比精确的错误要有意义的多

    2020年12月22日
    9
  • 曾晓冬-艺仓美术馆

    长期投资这部分是我最关注的, 同时也是今天收获最多的, 多个问题和回答都值得反复阅读, 我先把文章收藏起来了。 之前逐渐清晰的认知就是, 长期投资最重要的是资产配置, 最早是模模糊糊的认为, 自己的风险偏好偏保守, E大的长赢150可以看做是稳健型的主动基金, 想通过研究长赢的ETF配置来学习…… 几周下来名字都记混了, 发现这样对自己来说是太难太深了, 就暂时搁置了长期资产配置的学习, 今天看到本文列出的问题和答案, 我又重燃了研究的热情

    2020年12月22日
    4
  • 润祈爱爸爸

    温度计更像是北极星,可以指明方向,却无法精确定位

    2020年12月22日
    4
  • 依然故我

    还是有个疑问,假如有100万长期资金,按黑板报建议,中证500和红利各配置25万,合计50万 。剩余50万配置货币基金。然后假如月薪1万可以拿6千定投,按温度计操作,每月定投沪深300和中证500各3千,这样的话自己同时管理2项投资? 能否整合呢,一般人应该都有这种情况,另外从另一个视角看,工资中用于投资的6k,从黑板报的角度看也属于一次资金,应该一半买入500和红利,这两项之间的关系如何区分呢。按照投资第一课的学习,为了跟上中国经济发展,应该配置沪深300和500 至少60%的仓位,这样的目的如何在两项策略下联合达成呢?小白一点疑问

    2021年2月24日
    2
  • 我爱达西先生

    温度计太人性了,能很好提示大家根据估值来选择投资的大小,控制情绪。保险这块是没有达到财务自由的家庭必须要拥有的,它是一个最低限度的保障,用最少的钱撬动最大的杠杆,来保护个人和家庭少受损失。

    2021年2月27日
    2
  • MissZ

    攒一笔钱给有行!

    2021年1月28日
    2
  • 静心小雅

    这篇解答很全面,我曾经疑惑的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很棒👍🏻

    2020年12月22日
    2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