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咱们定投专题的最后一篇文章。相比前面,今天的内容则要简单轻松得多。因为今天的内容只有一个目的 —— 让你在定投的时候,不要在不该纠结的地方纠结。
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然我很少直接在用户群里回答问题,但我也一直坚持潜水,发现大家真的会纠结于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有的问题根本没必要纠结啊。 🤦♀️
前段时间,我们向你推荐的《一篇文章说清楚我们和金钱的关系》,不知道你看了没。
文中介绍了财富的几个维度,其中,在较高的维度里,注意力就是财富。所以,不要轻易贡献你的注意力,哪怕是投资。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大家在定投上的典型纠结案例。
一个典型纠结的例子是:选什么「定投周期」。
从回测数据来看,在不加入其他策略情况下,我们能发现按日、周、月定投在长期收益上的差距微乎其微:
基本可以认为,日定投、周定投和月定投收益上没有显著差别。
对于普通工薪人群来说,「月定投」是最符合习惯和资金使用效率最高的方式。因此,目前几乎所有平台,初始定投周期都是「月定投」。
但是,为什么很多平台最后还是推出了「周定投」,甚至「日定投」呢?
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很多人心理上的需求——经常操作一下账户,似乎这样可以提高收益。
行为金融学里,把人们这种喜欢频繁交易的现象称作:过度交易。而根据研究,多数时候,频繁的交易并不会带来更高的收益,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
还好,对于定投来说,虽然更频繁的定投操作并不会提高收益率,但是只要不卖出,成本是差不多的。
假如你能「爽到」,增加一点定投频率也未尝不可。
所以,别纠结,喜欢什么周期就大胆选。
另一个典型的纠结案例是:定投的时候,应该选择「场内」还是「场外」?
给不了解的同学解释一下,这个「场」指的是二级市场,也就是证券交易所。
对一些基金而言,比如 ETF、LOF,它们既可以在交易所使用股票账户买卖(场内交易),也可以在且慢、天天基金等基金销售平台进行申购赎回(场外交易)。
我们来分析一下场内定投和场外的主要差异:
场内定投比场外基金费率更低一直是场内定投广泛宣传的优点。
但是实际上,哪个费率更便宜,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一般情况下买入时的费用为例:
场内基金的交易费率目前在 0.03% 左右;而权益基金的场外申购费率多是 1.2%~1.5%,由于目前普遍 1 折,实际上也就是 0.12%~0.15%。
表面上看,场内 0.03% 是比场外 0.12%~0.15% 的费率便宜不少。
但是,注意了,部分证券公司有单笔费用最低 5 元的限制。
假如我们按照定投 2000 元来算,在场内按 0.03% 收费是 0.6 元,不足 5 元按照 5 元收取,实际上收取的费率是 0.25%,居然要比场外申购还贵。
加上现在各个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优惠政策也层出不穷、千变万化。所以,如今哪种方式定投便宜真的要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了。
场内场外定投的另一个差异是成交价格。
同一只基金,场外一天只有一个净值;而场内价格则和股票一样,是实时波动的。
虽然场内价格的波动一般不会偏离场外太多,但会受到交易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
这就意味着,在场内进行定投,既有可能买得比当天场外净值更便宜,也有可能买得比当天场外净值更贵。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场内定投真的有点麻烦 😢
是的,场内定投的操作确实比较繁琐,而且基本上不支持自动和智能化定投。
而场外目前自动化和智能定投已经很成熟,简单设置一次,就会定期扣款购买。
投资者无需面对市场涨跌带来的情绪干扰,也有助于你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于不想花费太多精力的人来说,可以无脑选场外。场内定投,则适合那些已经习惯于场内交易的小伙伴。在部分情况下,确实能做到费率更低、成本更低。
最后,还有个问题很典型,就是当天大涨,咱们还正常定投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按策略纪律正常操作。
大家一般会觉得,当天大涨,岂不是要买贵了?为啥不等更便宜了再买呢?
有的策略,比如我们前面介绍的定投买入策略,可以借助股票市场温度,在高温时暂停定投,这是可以的。
但一定记得的是千万别主观判断。
我们是无法预测未来行情的,所以,按照既定策略纪律操作非常必要。万一未来一直涨下去,我们反而错失了低成本买入的机会。
这三个问题不一定能覆盖你所有的纠结点,但相信你能通过这三个问题总结出一个结论:
定投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行为,你的所有选择只要自己舒服,能坚持下去,就别纠结太多。
咱们前面说过很多「术」的东西,但今天,在最后一篇文章,我们却希望回归到道上。
希望你明白,只要咱们别买得太贵,长期坚持,大概率是不会出错的。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执者失。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投资也是一样,有时不需太过追求完美,有舍才能有得。
有时放弃对于细枝末节的过度追究,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抓住事物的本质。
延伸阅读
定投专题(一):什么时候开启定投合适?
定投专题(二):定投成本,还能更低吗?
定投专题(三):买得好不如卖得好?
定投专题(四):最重要的还是坚持
定投专题(五):定投依旧要选好资产
定投专题(六):别纠结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声明》
注意力在哪里,事情就发生在哪里。
确实,有一点很赞同——不必为了一点细枝末节而劳神伤身
希望一路长盈。
“规则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规则”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太好了。
感谢,解了我一个大惑,要点总结如下: 1、定投最适合熊市,持续下跌或先跌后涨,震荡市我觉得也适合,但需要强化定投的灵活性; 2、相对好的定投买入和卖出策略:估计法(利用温度计),目标估值+最大回撤法; 3、定投间隔,看精力看本金,最重要的是舒服就好,然后是坚持下去; 4、虽然未来无人知晓,但我觉得相比一次性投入,定投更接近于长期投入和价值投资的本质,知行合一,一路同行。
请教大家,你们定投是利用平台自动操作(貌似没有哪个基金平台的策略符合这几篇文章说的买入卖出策略),还是自己定个闹钟,自行购买?谢谢!
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有知有行的定投策略是包括了止盈的。 同时了解到投资是非常强调「复利」这个观点。 如果按照有知有行的 (目标估值法 + 最大回撤法 )止盈策略。假设真的到了止盈的触发点。把持有都在高估的区间卖出后。如愿得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收益。 但是我想问, 如果不这样做呢? 假设(坚持指数基金定投20年,不到时间不止盈,年化率是7%) vs(定投20年,但是每次遇到牛市就止盈)。那么20年的复利 得到的收益是远远比 连续定投20年,但是每次遇到牛市就止盈的情况唉。 当然能坚持20年定投且期间不止盈的人可以修炼成仙了🥹 是因为有知有行提供的是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进行的策略吗?
1 场内定投与场外定投的差异 1)费率 2)价格 3)便捷 2 定投周期 一个月一次就行。 3 按照【温度计】来定投,减少主观判断。
月定投是否设定一个时间段,选择时段内的较低点买入,比如每月定投时间是26日,是否在25-31号之间选择一个低点买入?情形1,固定为每月26日定投,假定平均成本是A;情形2,选择时段内的低点,假定有80%的概率选到便宜1%的点,10%的概率选到正常点,10%概率选到比正常高1%的点,则平均成本为A(1-80%×1%+10%×0+10%×1%)=0.993A。因此,不要浪费时间择时,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