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黑板报

为什么黑板报要买这些品种

  • 知行研究 · 2022年3月1日
  • 7394
  • 65

本文已于 2022 年 10 月 20 日进行了内容的修订和更新。

祝开卷有知。

Hello 朋友们好,截止到 2022 年 10 月,黑板报专栏文章已经过百篇啦!非常感谢大家对于黑板报栏目的喜爱和支持。

同时,我们收到了很多来自新朋友的反馈:这么多的黑板报文章,我该如何看起?哪些文章是不可错过的内容呢?

为此,我们整理和编排了黑板报的历史文章,将黑板报专栏文章中的精华部分摘录总结。希望用这个方式,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消化黑板报文章的内容,更加理解黑板报策略的逻辑和细节。

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回顾黑板报的历史发车记录,来看看黑板报投资策略的具体逻辑:为什么选择了这些指数?为什么选择了这些基金?在什么情况下才出手呢?

黑板报策略的整体思路

在展开具体指数和基金的讨论之前,先来说说黑板报策略的整体思路。

就像在投资第一课 如何选择好资产? 里说的,黑板报采用的是「核心-卫星」的投资策略:宽基指数为主,行业主题指数为辅,依赖宽基指数获得长期平均的市场收益,依赖少量的行业主题指数去博取超额收益。在配置的过程中,尽量分散,来获得稳健的收益,长期才能拿得住

什么是宽基指数呢?宽基指数的成分股要覆盖多个行业,能够代表某个范围的股市走向,并不依赖单一行业的表现。我们熟悉的沪深300中证500就是宽基指数

另外,中证红利虽然划分为策略指数,但它也是一直分散持有多个行业的,也可以理解为宽基指数。只不过跟沪深300相比,选择成分股的标准不一样,沪深300是按照市值选择成分股,中证红利按照股息率选择。

行业主题指数跟宽基指数不一样,它们的成分股集中在某个行业或者主题里面,会随着这个行业的涨跌而变化。中证消费全指信息全指医药中证养老中概互联等都是这样。跟宽基指数相比,这些指数的行业集中度很高。行业主题指数将风险集中于某一行业,行业分得越细,越接近于选股,这需要对行业本身的发展有深刻的理解。

基于我们的能力圈,我们选择了宽基为主,行业主题指数为辅的策略。同时在选行业时,我们也是尽量选择大的行业,不选择细分行业。既然是博取收益,肯定会面临投资失败的风险,我们能做的是控制仓位,尽量分散。把这种弹性大的、跟宽基指数相比不确定性更高的资产当作卫星资产,设置一个合理的仓位

在确定了「好资产」以后,黑板报还需要解决的是「好价格」的问题。黑板报作为一个随时可以参考的投资计划,致力于为投资者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都能够提供有合理的仓位配置的参考,为大家带来良好的持有体验。

所以我们推出了「温度计」这个功能来指导黑板报:一方面,全市场温度为黑板报的整体仓位配置提供参考,即目前的市场情况下,我们可以配置多少的权益类仓位;另一方面,各个指数品种的温度为单个品种提供参考,即解决要不要配置该品种,若配置的话给到多少比例。

总结上文,黑板报挑选了长期来看表现好的资产,并在温度计的指导下,在好资产低估时进行配置,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每周一次的专栏形式,来陪伴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做到放下焦虑,安心投资。

黑板报希望带你一起:既收获知识,更开始实操。用有知有行、知行合一的方式,来体会什么是「好资产+好价格+长期持有」

具体的细分品种

说完了「知」,一起看看黑板报的「行」。

以下部分我们以第 1 期黑板报为例,回顾黑板报为什么选择该品种,在配置的时候又是怎么思考的。并请注意,下文中所列举的品种仅仅是之前发车进行过买入的,不意味着黑板报策略只会选择这几个。

文章的内容比较长,可以利用下面的跳转功能来快速定位。

沪深300

沪深300是什么

沪深300指数,主要覆盖大盘股,反映的是沪深两市里成熟公司的情况。它由A股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 300 只股票组成。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目前全市场有将近 4900 只股票,箭头从左到右,意味着将沪深A股的公司按照总市值从大到小排列,市值大的大盘股在左边,市值小的小盘股在右边。

历史发车信息

以第 1 期黑板报为例,下图是沪深300的历史发车信息。

延伸阅读

沪深300作为宽基指数,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指数之一了。关于它的内容就不在这里做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来了解。

有理有据指数档案:沪深300

指数观察笔记:那些跟沪深300相关的指数们

中证500

中证500 是什么

中证500指数,主要覆盖中小盘股,反映的是沪深两市里中小市值公司的情况。它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成分股、总市值排名前 300 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 500 只股票组成。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目前全市场有将近 4900 只股票,箭头从左到右,意味着将沪深A股的公司按照总市值从大到小排列,市值大的大盘股在左边,市值小的小盘股在右边。

历史发车信息

以第 1 期黑板报为例,下图是中证500的历史发车信息。

延伸阅读

中证500 作为宽基指数的代表,在 App 内已经有许多相关内容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来了解这个宽基指数

有理有据指数档案:中证500

指数观察笔记:那些跟中证500相关的指数

创业板指

创业板指是什么

创业板指数,反映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的表现。它是 2010 年 6 月 1 日发布的,挑选了创业板里总市值排名前 100 的股票,同时也考虑了股票的成交情况。为了更好地反映创业板的发展情况,创业板指会定期调仓,每半年调整一次。

历史发车信息

以第 1 期黑板报为例,下图是创业板指的历史发车信息。

延伸阅读

我们来看一下最近备受关注的创业板。创业板指从 2018 年底一路上涨,3 年多的时间,涨了 2 倍左右,创出了近 6 年的新高,正在冲击 2015 年的高点。今天创业板指盘中点位最高为 3560.88,差点超过了上证指数的点位。

创业板是 2009 年 10 月开板的,跟主板定位不一样的是,创业板的使命是支持创业企业发展、落实自主创新战略,要培育和推动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所以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相比,上市要求会宽松一些。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大家投资创业板,更多的是冲着公司很高的成长性去的。相应的,创业板的风险比主板要高,波动也更大。创业板开板时只有几十家公司,到如今创业板有将近 1000 家公司上市了,发展速度是很快的。

创业板的代表指数是创业板指,它是 2010 年 6 月 1 日发布的,挑选了创业板里总市值排名前 100 的股票,同时也考虑了股票的成交情况。为了更好地反映创业板的发展情况,创业板指会定期调仓,每半年调整一次。

创业板指发布以来,也是经历了各种曲折。刚开始发布时,市场看好其未来成长性,给了很高的估值PE 在 60 倍左右,之后就赶上了市场大跌。创业板指也不能幸免,PE 跌到了 30 倍左右。

2013 年开始,一方面由于企业盈利增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市场开始涌现增发、并购之风。并购式增长带动了股价的上涨,再加上场外配资等杠杆资金的加码,创业板指完全脱离了企业基本面的情况,泡沫也越吹越大。当年的乐视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上图能看出,创业板指在 2015 年 6 月份的 PE 已经高达 150 倍左右,这是非常夸张的。「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脱离基本面,依赖资金、情绪涨起来的,最终还要跌回去。2015 年股灾之后,人们逐步发现,靠并购、讲故事并没有带来企业业绩的增长,创业板指一路下跌。

到 2018 年年底,创业板指最低跌到了 1184.91 点,要知道,2010 年发布时就有 1000 点,经过这么多年,又回去了。市场在那段时间对创业板指也特别悲观,PE 再次跌到了 30 倍左右。之后的事情我们就知道了,创业板指在悲观中迅速反弹。目前来看,它的估值也已经不便宜了。

回顾了创业板指的走势,虽然过程曲折,但长期来看,创业板指仍旧创造了 12% 的年化收益率水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创业板指能在长期选到好资产。

下面两张图分别展示了创业板指上市时候、2015 年高点以及最新的前 20 大成份股和行业分布情况,感兴趣的可以仔细对比一下。

通过这些数据能够看出,市场情况不一样了,产业更迭不一样了,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范畴不一样了,创业板指能够进行优胜劣汰。就拿最近两年来说,创业板指的医疗服务、生物医药等医药公司、新能源公司占比跟当年比,提高了非常多;相应的,计算机行业的占比则下降了。

站在 2010 年、甚至 2015 年,我们很难想象 2020 年、2021 年哪些行业、哪些公司能够脱颖而出。我们现在也是一样,也很难想象 10 年后的样子。

尤其是创业板这种成长、迭代非常快的板块,这种特征特别明显。看了一下数据,2010 年 6 月底创业板指包含的 78 只成份股,如今还在创业板指里的只有 17 只,2015 年 6 月底创业板指包含的 100 只成份股,如今还在的也只有 32 只。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还是踏实拿着指数吧,更安心一点。

(以上内容摘自第 49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1 年 7 月 13 日)

延伸阅读

有理有据指数档案:创业板指数

中证红利

中证红利是什么

中证红利是从沪深市场中选取过去两年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 100 只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按照股息率进行加权,谁的股息率高,谁的权重就大。

中证红利的投资理念是高分红个股长期来看具有投资价值,红利因子在长期具有超额收益。当它在每年 12 月份去调整成分股时,更偏重于选择股息率高的个股。

我们知道,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它与股息成正比,与股票价格成反比。而估值则与股票价格成正比,与净资产或者净利润等成反比。通常来说,股息率高的个股,估值相对低一点。

下图是中证红利此次(指 2021 年底的成分股调整)的剔除和纳入的名单,从 PB 的对比就能看出,纳入的个股的估值要整体低于剔除的个股,这就跟沪深300的情况相反了。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中证红利又回到了 0°。

这就引出来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去看看中证红利的成分股,以可选消费、材料、工业、地产、能源等周期股为主,看到这些个股,再对比沪深300中那些出名的龙头股,你有想投资的欲望么?是不是有种都是夕阳产业的感觉呢?

但是,中证红利长期来看,业绩是战胜了沪深300的。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从 2009 年初到现在的年化收益率分别是 10.08% 和 13.16%,易方达沪深300和大成中证红利从 2011 年到现在的年化收益率分别是 5.84% 和 8.19%,中证红利的表现长期来看好于沪深300。原因是什么呢?

尽管中证红利选的个股盈利的想象空间不大,处于成熟稳定期,但有每年 4% 左右股息率的加持,持有这些行业的长期表现还是很稳健的。

除此以外,中证红利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它利用它的选股逻辑、它的红利因子,自动地去调出估值高的个股,调入估值低的个股,通过这种迁移去获取收益。这种迁移是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被动地去完成。尽管红利因子不是什么市场情况都有效,但长期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以上内容摘自第 75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2 年 1 月 11 日)

具体基金选择

看了指数的情况,我们还要结合可购买的基金情况进行选择。在具体基金方面,黑板报选择的是「大成中证红利」。

有用户给我们推荐「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A」,推荐理由是「这只基金在赎回费、托管费、管理费方面都比其他指数便宜很多。」确实在基金长期投资过程中,交易成本会对收益造成侵蚀,在业绩不输对方的前提下,选择费率低的产品对大家更有利。

其实我们在这只基金刚开始发行的时候,就关注到了。不过我们暂时选择不推荐。

这支基金在 2020 年 7 月 8 日才刚刚成立,目前还处于建仓期中。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这只基金跟「中证红利指数」每天的涨跌幅对比,就可以大概估算出当前是否已经建仓完成。例如,9 月 14 日,「中证红利指数」上涨 0.43%,「大成中证红利」上涨 0.39%,而「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A」仅上涨 0.15%,估算出其仓位在四成左右。

虽然费率有优势,但毕竟还处于建仓中,目前跟踪指数的效果是打折扣的。另外,新基金刚成立,尽管易方达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考察期,看看跟踪效果怎么样。如果表现不错,我们就会推荐给大家。

(以上内容摘自第 9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0 年 9 月 15 日。2022 年 10 月更新:黑板报目前仍旧选择大成中证红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基金规模。)

历史发车信息

以第 1 期黑板报为例,下图是中证红利的历史发车信息。

延伸阅读

关于红利指数,有用户会关心为什么选择中证红利,其他红利指数是不是可以选择?

市场上主要的红利指数包括上证红利、深证红利、中证红利、标普红利等。这些指数虽然都很看重公司的股息率,但从编制方法上却有所区别,这也导致了这些指数里个股的行业分布、估值、业绩等有所不同。

碍于篇幅,我们着重看一下这四个红利指数的行业分布情况,具体见下图(数据截止日期是 2020 年 7 月 31 日)。可以看出,深证红利最为特殊,它主要配置的是消费,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合计占比高达 60%。而中证红利、上证红利、标普红利的行业分布情况较为类似,更多地去配置材料、工业,其次是可选消费、金融、地产等。

行业分布的不同,导致了红利指数的差异很大。消费这几年的亮眼表现,让深证红利的业绩远远高于其他指数。过去两年,深证红利上涨 64%,中证红利和标普红利上涨 10% 左右,上证红利还出现了小幅亏损。体现在估值上,深证红利的估值百分位高达 98%,上证红利、标普红利较低,只有 9% 左右。中证红利整体较为均衡,估值百分位为 31%。

(以上内容摘自第 3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0 年 8 月 4 日)

延伸阅读

有理有据指数档案:中证红利

普通却实用的中证红利

全指信息

全指信息是什么

全指信息全称是「中证全指信息技术指数」,是中证全指行业指数系列中的一员,发布时间是 2011 年 8 月。下面是全指信息的行业分布情况,我们能看到它主要覆盖电子、计算机等行业,细分行业包括半导体、计算机软件、光学光电、消费电子等。热门的 5G 通信概念也包含在内。

从历史来看,我们看了中证全指行业指数系列过去的表现,长期业绩排名前三的行业包括全指消费、全指医药全指信息,消费、医药、信息一直是我们黑板报中主推的行业。

(以上内容摘自第 32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1 年 3 月 16 日)

全指信息在行业分布上包含了国内信息技术的主要领域,信息技术内部细分行业很多,行业分析的门槛很高,很复杂。不论是半导体、5G通信,还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都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而且彼此之间的区分度还是很高的。

想要把信息技术内部细分行业以及优秀公司挑选出来,难度是非常大的,需要很多年的信息技术行业的商业分析经验,要对行业发展和公司有深入的了解,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看一些研究报告就能整明白的。

宽基指数、行业主题指数、细分行业领域、个股,越接近个体,投资难度越大,不确定越高。选宽基指数例如沪深300中证500我们看好未来国运就可以,选全指信息指数我们看好未来信息技术行业发展就可以,而在全指信息中看好哪个领域、选哪个公司,难度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所以,分析细分行业和公司不是我的能力圈范围。但没关系,我可以通过指数基金或者寻找靠谱的基金经理帮我选股的方式参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红利。要知道,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信息技术行业近些年来一直发展很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公司,而且在科技革命的大周期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也会不错。

在国内,这些年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对 GDP 的贡献一直很高,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全指信息在中证全指一级行业指数中长期业绩名列前茅,和全指消费、全指医药位列前三。2009 年至今,全指信息年化收益率将近 15%,同期沪深300年化收益率 9%,行业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所以,我们看好信息技术的长期发展,但没有能力去根据行业变化去选股、追热点、选细分行业,我们挑选了本身具有优胜劣汰功能的、能代表信息技术整体实力的全指信息指数。这就是所谓的「能力圈内去投资」吧。

(以上内容摘自公众号「知行研究」,写作时间 2021 年 3 月 21 日)

具体基金选择

场外只有一只指数基金跟踪,即黑板报选择的广发信息技术联接

历史发车信息

以第 1 期黑板报为例,下图是全指信息的历史发车信息。

之前全指信息上涨幅度很大,温度很高,从去年 7 月份到现在,全指信息一直处于下跌趋势中,回撤了 27.79%。经过调整后,全指信息最新温度降到了32°,目前性价比很高。

当然,这不意味着全指信息已经到了最低位置,此次发车仅买入一份,我们会控制节奏,慢慢买入。大家也要做好未来继续下跌的心理准备,毕竟我们是买在左侧,越跌越买的策略。

(以上内容摘自第 32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1 年 3 月 16 日)

全指信息作为我们的卫星品种,仓位不会占得很高。它从去年 7 月份一路下跌,目前已经处于中低区间,我们看好信息技术在长期的表现,趁着它的估值不高,我们会逐步买入。

(以上内容摘自第 38.5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1 年 4 月 29 日)

跟之前计划相比,最新的参考中,全指信息因为最近涨得很好,最新温度已经达到了 54°,脱离了中低估的区间,已经不建议买入了。

(以上内容摘自第 43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1 年 6 月 1 日)

延伸阅读

还有更多的分享,比如为什么不选中证信息,可以前往「知行研究」公众号查看《全指信息:已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中证养老

中证养老是什么

中证养老,全称中证养老产业指数,是由中证指数公司公布的主题指数。它把医药卫生、健康食品、休闲旅游、人寿保险、小家电等行业的证券纳入养老产业主题,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挑选了 80 只样本股。一般情况下,每年 6 月和 12 月进行定期调仓。

2022 年 5 月 5 日,中证养老指数的编制方案进行了调整。

我们来看一下这次都调整了什么。下面是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公告原文:

中证养老产业指数:(1)待选样本范围修订为医药卫生、健康食品、休闲旅游、人寿保险、小家电等养老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2)取消样本定期调整比例限制规则。编制方案其余部分保持不变。

看了公告,是不是也不太明白这种调整对中证养老来说有什么影响啊,没关系,有我们呢。

这次调整最重要的是修改了中证养老的样本范围。什么是样本范围?就是中证养老的 80 只成分股到底是从哪里选出来的。

原来的样本范围是:消费电子、 休闲用品、酒店旅游、教育、文化传媒、药品零售、乳品、家庭用品、医药卫生、 人寿保险、互联网软件等行业。

现在的样本范围是:医药卫生、健康食品、休闲旅游、人寿保险、小家电等行业。

两相对比,也对比不出来什么,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样本范围的行业分类方式都不统一,自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般中证指数公司的指数涉及到行业的,都采用中证行业分类规则,去年底,中证修订了自己的行业分类规则,这导致按照新老分类方法做对比,出现了困难。

既然如此,我们就跳出来看,按照万得的行业分类规则来看一下,这样调整对中证养老来说,意味着什么。

上图是中证养老从 2014 年到现在的行业分布变化情况。能明显看出来,中证养老之前的行业分布还是很稳定的。

第一大行业是医疗保健,占比在 35% 左右。对于养老来说,医疗保健自然是重中之重。第二大行业是可选消费,占比在 28% 左右。这里面的可选消费涉及到酒店餐饮旅游等消费者服务、媒体、耐用消费品与服装等行业。

接下来就是日常消费和信息技术。这两个的占比差不多,平均都在 13% 左右。这里面的日常消费主要是伊利股份等食品饮料行业,不包括酒类。信息技术包括一些互联网软件服务类的公司,之前有人吐槽,怎么养老里还有游戏公司,老年人也打游戏么?说的就是这类公司。

另外,中证养老还包含 7% 左右的金融行业,这里面的金融主要是人寿保险公司。

经过这次调整,信息技术行业从中证养老里被剔除了。我们在上面的图里能看出来,6 月 2 日,中证养老的行业分布里,完全没有了信息技术行业。

下面是这次剔除的信息技术行业的个股,大家可以整体感受一下。

这种调整对中证养老来说,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呢?

回归到中证养老的初心,它的投资目标是反映沪深市场养老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目前把一些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去掉,聚焦在医疗保健、可选消费、日常消费、人寿保险等金融行业的做法,会更贴近主题。

(以上内容摘自第 95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2 年 6 月 7 日)

主题指数和我们熟悉的行业指数(比如信息技术)以及宽基指数(比如中证500沪深300)不同。它不像行业指数那样局限于某个行业,也不像宽基指数那样在全市场中精选,而是根据其定义的某个主题来选取样本成份股,旨在反映该投资主题的市场表现。

为什么选择中证养老指数,我们一方面是遵循着「好资产」的原则,就像我们选择某个行业指数的时候,看中的是这个行业内企业的发展;而选择某个主题指数的时候,我们同样看中的是这个主题相关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选择这些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也是作为宽基指数的补充,期待未来这些指数能获取相对于沪深 300 和中证 500 的超额收益,也就是 投资第一课 里讲的,核心 + 卫星的投资原则。

(以上内容摘自第 52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1 年 8 月 3 日)

具体基金选择

至于为什么选择「广发中证养老产业A」这只基金,实际上原因很简单:目前跟踪养老类指数的场外基金,只有广发这一只。

也许大家并不知道,其实A股市场可供实际投资选择的指数并不多,尤其是行业和主题指数。

尽管市场上存在成千上万各种各样的指数,实际上目前市场上有指数基金跟踪的全部指数只有 364 只。而且,其中 192 只指数的总跟踪规模不超过 5 亿元。

就跟踪规模排名来看,前十只指数总计占到了市场上所有指数基金规模的 56%,而且其中多数都为宽基指数,规模分化很明显。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实际选择指数时,受到的限制也是比较多的。期待未来随着市场成熟度的增加,指数基金的生态变得越来越好。

(以上内容摘自第 52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1 年 8 月 3 日)

历史发车信息

以第 1 期黑板报为例,下图是中证养老的历史发车信息。

延伸阅读

我们黑板报除了主要配置沪深300中证500中证红利创业板指上证50宽基指数之外,还给一些行业主题指数少部分的仓位。其中中证消费全指医药全指信息行业指数中证养老中概互联是主题指数。

主题指数是设定了某个主题进行选股,既不像大宽基一样行业分布广泛,也不像行业指数那样,只圈定在单一行业里。就像中证养老,它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和主要消费行业,中概互联则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

穿透到底层,我们选择的行业主题基金,主要集中在消费(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医药、科技(信息技术)这 3 个大赛道里。

说回到中证养老,它和中证红利一起,属于在黑板报里很有个性的、很独特的指数。

黑板报里其他指数都是按照市值加权赋予的成分股权重,谁市值大、盘子大,谁的权重就越高,对大盘股的依赖性更强。

中证红利中证养老则不一样。我们之前介绍过,中证红利是按照股息率加权的,谁的分红能力越强,谁的权重越高。中证养老则是等权指数。

等权就意味着,选进来的个股,不论市值大小,分配的权重是一样的,所有个股一视同仁。对于它来说,没有所谓的前十大重仓股的概念。在定期调整日,大家的权重是一样的,之后在运作过程中随着个股涨跌,权重略有变化,但变化不大,直至下一次定期调整的到来。

上图是中证养老里,市值排名靠前的 20 只个股,看他们的权重就能明白,等权是什么意思了。

理解了中证养老覆盖的行业和等权配置的策略,就能理解,这个指数在什么样的行情里会如鱼得水,什么样的行情里会举步维艰。

上面是中证养老的业绩表现。它在市场普涨行情里业绩表现非常亮眼,例如 2015 年上半年和 2020 年上半年,原因是它的持仓个股多数出现上涨,再加上它是等权配置,不依赖龙头,给中小市值赋予一定的权重,导致指数涨起来时,弹性很大。

除了市场普涨行情,如果它持仓的行业多数出现上涨,指数表现也会不错。但如果自己持仓的行业有涨有跌,持仓的个股跌的比涨的多,那它就会表现不好。

2017 年开始出现核心资产上涨,中小市值表现不好的时候,它表现不好。2020 年好不容易快速反弹了,就赶上了政策调整带来的医药和信息技术杀跌,疫情反复带来的消费下跌。然后就是今年的全面下跌。

总之,对于中证养老来说,这一波的回撤幅度非常大,这两年过得很悲惨。它持仓的行业基本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目前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作为黑板报的整体配置来说,每个指数都被赋予了跟它相匹配的职责,大家的职责不一样,业绩表现、波动周期不一样,能起到很好的分散风险、均衡配置的效果。

(以上内容摘自第 95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2 年 6 月 7 日)

中概互联

中概互联是什么

我们一直说,我们投资A股是看好中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投资指数基金是希望通过其优胜劣汰的机制帮我们选到经济发展中的优秀企业。但长期以来,我们这艘大船上一直有一些公司不在A股上市,我们称之为中概股。这些公司是我们投资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难以覆盖的。

如果这些公司无足轻重也就罢了,事实上,这些公司不论是市值占比还是利润贡献,抑或是行业发展前景,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只不过是由于当初A股上市规则对公司盈利等要求严格,它们才纷纷选择去美股或者港股上市。

中概股中最受关注的是我们都熟悉的互联网公司,例如腾讯、阿里、美团、京东、拼多多等等,这些公司业务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见证了这些公司的发展过程。

如果把科技分为硬科技和软科技的话,这些公司都是软科技的典型代表,它们基于算力、算法、网络等现有的要素资源,进行场景创新、模式创新,发展速度很快。它们的股票也得到了市场的追捧,在今年春节之前,上涨幅度很大,市场给予了很高的估值

然而,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引发了中概股从美股退市猜想,加上国内对相关行业出台政策进行强监管,中概互联网公司开始快速下跌,跌得速度之快,幅度之大,有种一泻千里的感觉。

下面是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基金成立以来的走势图。我们能看到,作为科技指数基金,它的波动幅度远大于沪深300,历史上大涨大跌是常态。从 2020 年 3 月 16 日到 2021 年 2 月 19 日的最高点,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个指数基金上涨了 115.42%。然后快速下跌,最近 10 个月跌了 60%。

我们再来看一下个股的情况。这是 2021 年三季度末交银中概互联的前十大重仓股。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公司股票跌得就更惨了,腰斩都是平均水平。

在下跌过程中,不断有人在抄底,但仍不能阻止其调整。对互联网公司未来盈利模式的担忧、对退市的担忧、之前泡沫破裂的踩踏、不断下跌的恐惧情绪,通通反映在价格大跌中。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站在当下,中概互联的性价比已经很高了。交银中概互联已经回到了历史很低的位置,个股的估值也调整了很多。显然,中概互联这个品种已经符合我们「好资产+好价格+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了,于是,纳入到黑板报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会把它当作卫星资产进行配置,也是对A股仓位的有效补充。

(以上内容摘自第 73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1 年 12 月 28 日)

中国互联网指数在 2 月中下旬发了公告,修改了自己的编制方案,跟原来相比,主要的区别是在选择指数样本时,多了一项规则。那就是:若同一家公司的国外市场证券和香港市场证券同时入选,则优先纳入香港市场证券。修订从 3 月 1 日开始生效。交银也发布了公告,会按照指数要求尽快调整持仓。

这条规则意味着,像是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网易、哔哩哔哩这种企业,在美股和港股都有上市的话,中国互联网指数会优先选择其港股作为成分股。

尽管目前只涉及到这 5 家公司,但这 5 家公司的市值都不低,在中国互联网指数里占比很靠前。这次规则的修改,意味着中国互联网指数里,港股的占比提高了很多,白天港股的变化对基金净值的影响就变大了。

通过这次修改,也能看出来,中国互联网指数也在规避中概股在美股有可能退市的风险。对于投资中概股来说,选择指数的目的是希望指数自己进行个股的优胜劣汰,把握整个板块的长期发展,尤其是对于分化很严重,竞争很严重的互联网公司来说,选股太难了,交给指数会更为省心。

这次修改编制方案,并没有改变优选中概股的策略方向,只是针对上市场所做了要求,对我们的投资目标影响很小,所以不需要据此进行调整。

(以上内容摘自第 85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2 年 3 月 22 日)

具体基金选择

市场上目前规模最大的中概互联基金,一个是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及其联接产品,一个是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这两个产品虽然投资的都是中概股,但跟踪的指数是不一样的。易方达那只跟踪的是「中国互联网50」,交银那只跟踪的是「中国互联网」。

这两个指数对中概股的样本空间是一样的,成分股数量上,「中国互联网50」选择了 50 只,「中国互联网」目前有 49 只成分股,数量上差别也不大。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对个股的权重上限的要求不一样中国互联网50」规定个股的权重上限不超过 30%,「中国互联网」规定个股的上限不超过 10%。

只是权重上限的区别,就会导致这两个指数的持股集中度不同,波动也不一样。下面是跟踪这两只指数的基金去年四季报的前十大重仓股情况。明显能看出来,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里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这 3 只个股的权重占比很高,合计达到了 67%,腾讯控股一只就占到了 31%。

相较之下,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的持股要分散得多,前 3 大权重股合计才达到 26%。出于未来不可预测,依赖指数自己进行优胜劣汰的考量,我们选择了交银这只产品。

(以上内容摘自第 79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2 年 2 月 8 日)

交银中证海外互联网这只基金在 2022 年 3 月遇上了暂停申购的事件:

那该怎么办呢?还好我机智,已经猜测到有这个结果,所以上周末写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叫做《中概互联基金该怎么选?》。

我在文章里介绍了当前市场上规模大于 10 个亿的跟踪中概互联相关指数的基金都有哪些,对比了它们跟踪的指数之间的区别,相关性如何,是不是可以进行替代,感兴趣的可以点文章链接进去查看。

直接说结论:中概互联相关指数里,「中国互联网50」、「中国互联网30」、「中国互联网」和「恒生科技」这 4 个指数的相似度会更高一点。

跟踪上述指数的基金可以做一下替代。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去选择买入「天弘恒生科技指数A」,目前这只产品规模不大,也不限购,看了一下天弘的 QDII 额度,还有 50 亿左右的空间,大家可以放心。

对于之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大家可以进行基金的替换选择。

(以上内容摘自第 83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2 年 3 月 8 日)

历史发车信息

以第 1 期黑板报为例,下图是中概互联的历史发车信息。

延伸阅读

在发车中概互联的时候,我们发现有用户对于 QDII 产品的交易规则不是很了解。例如我们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 月 28 日)下午 3 点前发车了一份中概互联,到底是按照哪天的净值确认的呢?

不论是国内的基金还是投资海外的 QDII 基金,我们申购赎回时的价格都是以申请日的基金净值为基准进行计算的。这里面的申请日指的是交易时间结束前受理申购赎回申请的日期(T 日)。

例如我们是在 1 月 28 日下午 3 点收盘之前发起的申购申请,我们的申请日就是 1 月 28 日。如果是在 1 月 28 日下午 3 点之后发起的申购申请,那么申请日就是下个交易日,也就是节后的 2 月 7 日。

既然申购赎回价格是按照申请日的基金净值计算,我们是在 1 月 28 日下午 3 点前申购中概互联,自然是按照 1 月 28 日的基金净值去确认我们申购了多少份额。

只不过对于投资美国市场的 QDII 来说,它的基金净值公布的会晚一些。我们都知道,我们和美国那边有时差。美国时间比中国时间慢 12 小时左右,相当于国内的晚上美国股市才开始交易。基金公司需要等到第二天凌晨美股收盘后才能计算基金净值

因此跟投资A股基金或者跟我们没有时差的港股基金相比,投资美股的基金净值公布会晚一天,1 月 28 日的净值需要等到 2 月 7 日晚上才能公布。净值公布后,我们才能进行申购确认。然后根据 1 月 28 日的净值开始计算我们的持仓收益。

所以,我们在投资这类基金时,完全是采用了未知价原则,因为我们在买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晚上美股是涨是跌。

另外,在A股休市,美股开市时,美股的涨跌会体现在基金净值里么?就拿这次来说,中概股在春节期间出现大涨,我们能享受到收益么?答案是肯定的。既然是按照 1 月 28 日的基金净值申购的,我们把钱交给基金经理换成美元去美股交易,这期间的涨跌自然要考虑在内,只不过,由于基金净值公布的晚,我们暂时还看不到而已。

QDII 的规则确实要复杂一些,毕竟我们去投资了海外市场,要承担海外市场波动的风险,要承担国内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对海外投资不熟悉的风险,还要承担汇率风险。再加上 QDII 投资还有外汇额度的管控,因此从 2007 年发行第一批 QDII 到现在,QDII 的数量和规模在所有公募基金中的占比都非常小,如下图。

目前规模高的主要是以风格鲜明稳定的指数基金为主,例如中概互联、恒生、纳斯达克100和标普500指数基金,其他的规模很小。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以上内容摘自第 79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2 年 2 月 8 日)

上周「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发布了限制大额申购的公告,用户在所有场外渠道购买这只基金的单日上限是 1000 元,场内不受约束。一周过去后,交银这只基金就宣布暂停申购了,也就是说,除非去场内购买,场外已经不能买到这只基金了。

为什么会暂停申购呢?我们知道 QDII 是投资海外的基金类型,这意味着基金管理人要将人民币换成美元等外汇,才能进行对外投资。这就涉及到换汇问题了,我们国家一直对外汇业务有要求,所以国家外汇管理局对 QDII 基金管理人的投资额度进行了限制。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国家外汇管理局搜索一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我查了一下,交银管理的 QDII 额度的上限是 24.3 亿美元。这意味着交银家所有的 QDII 加起来不能超过这个额度。看看目前交银管理的 QDII 基金规模情况,跟上限要求差不多了,所以暂停申购是正常的。

(以上内容摘自第 83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2 年 3 月 8 日)

我们第一次买入交银中概互联,是在 2021 年的 12 月 29 日,之后随着它下跌,我们慢慢买入。下面是交银中概互联的业绩走势图,能明显看出来,这只基金在 2015 年 5 月底成立时净值是 1 元,之后经历了长时间的盘整,然后在 2020 年全面爆发,最高涨了 153%。

然后就开始了断崖式下跌,在我们第一次买入时,跌了 60%。跌了这么多,也免不了继续下跌,截止到 2022 年 5 月 20 日,这只基金已经跌了 17.53%。最近处于底部盘整时期。

很多人在 2021 年三、四季度的时候就开始抄底这只基金了。上面是这只基金成立以来的份额变化情况。蓝色柱子是总份额,红色柱子是每季度的净申购份额。在 2021 年大跌之前,这只基金规模很小,随着大幅下跌,申购买入的资金越来越多,这只基金的总份额直接从十亿份左右涨到了上百亿份。

之前介绍过,QDII 有额度限制,随着基金规模越来越高,逐渐达到了额度上限,交银在 3 月 8 日暂停了申购。黑板报之后对于中概互联的操作,选择了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基金

交银暂停申购的行为抑制了份额的增长,估计最近又有额度了,所以这只基金再次开放申购了。但额度空间应该不大,不然也不会限制 500 元。

对于之前黑板报没有买够中概互联的用户,如果每份金额不高,可以继续选择交银中概互联,如果资金量比较大,选择天弘恒生科技就可以了。

我们之前介绍过,交银中概互联跟踪的是中国互联网指数,这个指数在今年 3 月 1 日修改了编制规则,加了一条:若同一家公司的国外市场证券和香港市场证券同时入选,则优先纳入香港市场证券。

这条规则的加入,使得中国互联网和恒生科技指数的相关性更高了。下面是这两个指数在 4 月份的前十大成分股数据,重合度还是蛮高的。我们看了全部持股的情况,两个指数重合的部分在六成以上。

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这两个产品里选择就可以了。

(以上内容摘自第 93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2 年 5 月 24 日)

全指医药

全指医药是什么

全指医药全称是「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是中证全指行业指数系列中的一员,发布时间是 2011 年 8 月。下面是全指医药的行业分布情况。

从历史来看上中证全指行业指数系列过去的表现,长期业绩排名前三的行业包括全指消费、全指医药全指信息,消费、医药、信息一直是我们黑板报中主推的行业。

因此在全指医药进入中低估区间时,我们会把它纳入到黑板报的卫星仓位中。

具体基金选择

黑板报首次选择了主动基金:医药行业基金选择了「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

原因很简单,医药行业里,主动基金相比指数基金整体有超额收益。为什么呢?医药是一个大行业,细分行业很多。下面是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的医药行业的产业链。

医药行业可以分为上游制药环节、中游流通环节以及下游的服务环节,每个环节又可以进行细分。细分领域之间的商业模式、投资逻辑也有很大区别,例如生物医药具有科技属性,化学原料药具有周期股属性,医疗服务具有消费属性等等,这导致了个股之间的差异性也很强。

上面是中信医药三级行业之间的历史业绩表现,分化还是挺严重的。从 2009 年到现在,最好的是医疗服务,年化收益率是 32.8%,最差的是中药饮片,年化收益率是 8.4%。正是这种分化的局面,给了基金经理择股的空间。再加上医药的分析门槛还是很高的,基金经理凭借着在医药行业多年的积累,在择股上也是有优势的。

所以,在医药行业基金里,主动基金整体表现不错。我们在确保基金风格不漂移的前提下,可以优先选择主动基金

该选择哪只呢?我们期待买到的基金能长期持有,那么公司投研团队的综合实力和稳定性是我们更为看重的。中欧、工银瑞信、汇添富在医药行业基金方面一直深耕细作,属于该领域的头部公司。

中欧的葛兰名气最大,但她的管理规模实在是太大了。基金四季报披露后,葛兰管理规模有 1103 亿元,已经超越张坤排名主动基金的第一位。其中,她管理的医药行业基金有 900 亿,下面是全指医药成分股的市值分布,如果基金规模很大的话,势必对基金管理造成影响。

相对而言,工银瑞信赵蓓管理的基金规模则小得多。更重要的是,工银瑞信的医药团队还是很不错的,他们都有医药背景,但又差异互补。除了赵蓓之外,另外一位基金经理谭冬寒也是不错的。团队的综合实力强既可以弥补基金经理自己的短板,又可以降低某个基金经理离职带来的冲击。

需要多说一句的是,主动基金凭借集中持股期望获得超额收益,所以波动会更高一些,我们期望它长期能获得超额收益,但也要接受最后跑不赢的准备。如果还是配置指数基金,我们关注的产品是「广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ETF联接A」(代码是 001180)

(以上内容摘自第 77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2 年 1 月 25 日)

历史发车信息

以第 1 期黑板报为例,下图是医药的历史发车信息。

延伸阅读

最近医药一枝独秀,主要原因是印度的疫情又严重了。严重到什么程度呢?连续 6 日单日确诊新冠病例超 30 万。由于疫情恶化,印度的各大医院没有足够的床位,死亡病例大幅增加,火葬场排队等待火化,医院病床、药品、呼吸机、氧气告急。

对于医药行业来说,疫情严重增加了对医药公司的需求。受此影响,医药行业表现强势。

医药一直是我们长期看好的行业,这两年的疫情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医药行业对于国计民生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可避免,医药在未来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之前还分析过日本老龄化下医药行业的表现,跟其他行业相比,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在分析医药行业的时候,我们发现,医药行业的专业门槛很高,细分领域很多,例如化学制药、中药生产、生物医药、医药流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不同领域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

即便同一领域之下,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分化还是挺明显的。由于业务的壁垒很高,研发投入、渠道、服务等的区别,会给头部企业造就很深的护城河,中小企业逆袭很难。

这就给了主动型基金经理优选个股的空间。主动型基金经理凭借对医药行业的长年累月的研究,通过行业分析、精选公司,从而能够获得超越医药指数的业绩。

例如,中欧的葛兰是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管理医药基金也有 5 年了;汇添富的刘江从 2011 年就开始做医药的行业分析。而且他们本身不是单兵作战,公司很重视医药团队的发展。

所以,如果日后黑板报有机会买到医药基金,我们会选择主动基金,由于主动型医药基金有合同约束,主要投向医药板块,我们也不用担心会出现风格偏移。

不论是主动基金,还是指数基金,我们不会割裂地对待,只要长期是好资产,我们都会择优选择。

(以上内容摘自第 38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1 年 4 月 27 日)

与春节后中证消费单边下跌不一样的是,全指医药在 7 月份之前还是很强势的,虽然春节后也调整了一波,但很快就反弹回来了。7 月份之后,尤其是最近,医药跌得很惨。上周五一天跌了 5.22%,指数都这样了,个股就别说了。

最近医药的下跌主要是受到政策的影响。最近国家医保局组织了第五批药品集中采购,简称「集采」。其实集采在医药行业不是个新鲜事情。从 2018 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就开始推进由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目的很明确,就是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减轻人们的用药负担、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等。

说通俗点,集采带来的结果是药品降价了,老百姓用药便宜了。就拿第五批来说,中选药品平均降价 54%,这种降价相当于把利益从药品公司转移给大多数普通患者。

这次的集采为什么冲击很大,主要原因是集采的范围扩大了。第一批的药品集采品种仅有 25 个,第五批已经有 62 个了,不止药品,医疗器械集采的范围也在扩大。

这对医药类公司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例如:恒瑞医药披露的 2021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二季度净利润出现环比下滑,而业绩冲击主要源于医药集采。公司表示,自 2018 年以来公司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 28 个品种,中选 18 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 72.6%,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压力。

其实不止医药这个板块,最近的互联网科技、教育、游戏等领域都受到了政策监管的影响。

但我们还是要回归投资本身:企业或者是行业是不是具有价值,是不是具备长期的盈利能力。就拿医药行业来说,集采只是想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一部分企业的利润空间给普通患者,从而更有利于行业或者国家整体的发展,而不是让这些企业消失。

对于我们购买指数基金的投资者而言,我们不需要判断单个企业的情况,而是要判断整个行业的前景。指数本身会帮助我们优胜劣汰。消费也好、医药也好、科技也好,都是如此。

(以上内容摘自第 55 篇黑板报文章,写作时间 2021 年 8 月 24 日)

结尾

以上就是黑板报持仓里的所有品种介绍啦。

在黑板报所有的操作中,我们做到了知行合一,把逆向投资贯彻到底。看到这里的你,想必对这个策略也有所了解了。

我们希望大家喜欢黑板报的理由是因为真的认识了解了它,而不是仅仅依赖过去稳健的业绩。即使不喜欢它,也是由于了解了,发现不适合自己。这样的话,你知道它的优势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才能在日后的市场波动中拿得住,才能在长期投资中真的赚到钱。

没有完美的普适的策略,你自己要做好选择,目的是 安心地长期站在这条船上

面对 2022 年以及以后的投资,只要你清楚自己 四笔钱 的分配情况,知道每笔钱投资的每个产品的优势与劣势,不管市场什么情况,你都能踏踏实实的,不会慌张。

未来黑板报纳入新品种以后,我们会及时更新这篇文章。目前文章内容已更新至 2022 年 10 月 20 日。

谢谢你的阅读,祝你投资顺利。


  • A B C E

    这篇真的值得长期置顶呀,解决了长期以来想问不太敢问的问题。本来想等时间充裕点慢慢自己做功课的,没想到有知有行已经全部汇总整理出来了,太有心了👍👍👍

    2年前
    40
  • 茉莉cj

    虽然文章很长,还是仔细认真地看完了。然后:就踏踏实实的跟车吧😄

    2年前
    13
  • 保守者2号

    老朋友用这篇文章回顾过去, 新朋友用这篇文章快速入门, 傅强真是太棒啦👍🏻👍🏻👍🏻

    2年前
    13
  • 米大木

    这篇文章藏的好深啊 你们怎么发现的

    2年前
    6
  • 逆水行舟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唐玄奘取得三藏真经; 总结九九八十一篇,黑板报亮出定海神针!

    2年前
    6
  • Bin.6

    目前好像除了养老不太好 其他都很棒

    2年前
    5
  • 九阳

    耐心地看完了,对黑板报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但还是不够的,等经历了市场的洗礼,实操课以后再回来阅读,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2年前
    4
  • 旭日东升~

    值得收藏的好文

    2年前
    4
  • 且慢看收益

    这必须是篇收藏再看的文章呀!

    2年前
    4
  • 眼里有光的azure

    没有完美的普适的策略,自己要做好选择,目的是安心地长期站在这条船上。 字字句句读完了全文,真的是太同感了。投资真的太太太个人了,每个人有自己的诉求,有些自己清楚知道,有些甚至是内心深处的隐秘的,要一些时间或者契机慢慢浮现。不断尝试和调整资产配置,当完全妥帖的时候,真的可以听到叮铛一声铃响,hear the bell ring! 🔔 但这也同时要求对投资组合有彻底的了解。了解自己+了解组合=契合。昨天晚上和朋友梳理各自的投资组合,我就清楚听见了她心里「叮当」一声铃响! 我比听见自己的叮当一声还高兴!😊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570天

    2年前
    3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